司馬珂一眼就看到了王曦那道正跪坐在案几前的倩影,心頭不禁一暖。王曦跟隨他到洛陽,已經兩年多,但是從未見過她遲到的,可謂是十分的敬業了。
他輕輕的走了進去,王曦聽到腳步聲,抬頭看到司馬珂,眼中頓時露出溫馨的神色,司馬珂早就取消了她見面就行禮的規矩,故此只是展顏對司馬珂甜甜的一笑,燦若春花。
或許,在她的心中,能夠看到司馬珂,這一天就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司馬珂輕輕的拍了拍她的頭髮,然後走到了正中的案几之後。
自從紀笙入京以來,兩人幾乎沒有私會過,只是每天相見時,這麼溫馨的打個招呼,對於王曦來說,便已是心滿意足了。
王曦的個人問題,司馬珂不是沒考慮過,但是王家曾是大晉第一高門,就算現在仍然是頂流高門之一,甚至仍可成為第一高門。故此,王家的嫡女是不可能做妾的。
司馬珂在中間的案几後坐定,喝上幾口侍衛奉上的熱氣騰騰的茶湯,此時王悅輕輕的走了進來,向司馬珂見禮之後,低聲道:“啟稟大將軍,各種器具材料皆已備好,眾人皆在側廳內恭候。”
司馬珂一聽,頓時精神一振,便跟著王悅等人走了出去,直奔側廳。
側廳之內,正中的案几上,擺著十幾根炭條,幾張白紙,還有幾根細竹子,一把鋒利的匕首,幾根細麻繩。這些物品司馬珂要求準備的。這些炭條都是用柳枝在炭窯燒烤而出來的,柳枝燒出來的炭條,細而堅韌。
那正中的案几四周,跪坐著一圈的太學生幕僚,排列得整整齊齊,等候著司馬珂的到來。
見到司馬珂進來,眾太學生幕僚紛紛向前行禮。司馬珂還禮之後,開始進入正題。
他今天要給眾太學生講授的正題是炭筆的製作,再讓眾太學生將炭筆的製作方法推廣出去。
只見司馬珂先取起一根細竹,用匕首削斷一節竹管下來。他用匕首把柱子外面刮乾淨,把前端削成一個尖狀,然後把從中間劈開兩半,把裡面的竹膜清理乾淨,拿起一根直徑約三毫米左右粗細的柳枝炭條,用那兩個半圓形的竹管將那柳枝炭條包在中間,然後用細繩綁緊。
於是,一枝炭筆便製作出來了,也是史上的第一枝像模像樣的炭筆。
司馬珂用刀將炭筆的頂端稍微颳了一下,然後取過來一張紙,用炭筆在紙上寫上了兩行字。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兩句話,只是司馬珂隨意寫出來的,並沒有想太多,目的只是為了給眾人展示這炭筆的書寫效果。
炭筆在白紙上寫的字非常的清晰,而且相對毛筆字,司馬珂更擅長硬筆字,寫出來的字倒也有點筆走龍蛇,鐵劃銀鉤的氣勢。
眾太學生幕僚,呆了半晌,隨即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司馬珂書寫完那兩行字之後,又將前面的炭筆筆頭折斷,將細繩解開,將裡面的炭條向前推出一截,再繫結,又可繼續書寫。也就是說,這一截炭條除了尾部一小節,其餘部分都可以用來書寫,更加節約了成本。
在晉朝時代,士族可謂把控著所有的教育資源,除了書籍完全靠抄,成本極高,平民百姓幾乎得不到書籍之外,筆和紙也是一個重要資源。
如今,司馬珂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在洛陽城中專門成了一個印書的工坊,廣印書籍出售,而且售價極其便宜,不但寒門子弟可以輕易獲得那些之前被士族們敝屣自珍的經書,就連尋常的百姓也逐漸有部分人接觸到這些書籍。
而紙張除了傳統的蔡侯紙之外,還有江南人張茂發明的嫩竹紙,雖然價格也不便宜,但是也並非極其價格高昂之物。
唯獨這筆,卻非尋常百姓之家可有的。一枝毛筆,製作不簡單,不但材料珍貴,而且製作工藝也極其繁雜,工藝要求極高,價格自然也不菲。
而且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除了紙,其他三樣都是用來寫字的,就算你擁有了一枝毛筆,還得買墨和石硯,要寫個字極其麻煩。對於普通百姓之家來說,就只能想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