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擊天下> 第361章 殺雞儆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1章 殺雞儆猴 (2 / 3)

但是,這些年輕的官吏,到了地方,也並非那麼一帆風順,而是阻力重重。最大的阻力就是來自當地計程車族。

因為在羯趙佔領的這段時間,羯人並沒有真正的管理地方,地方的實際管理權掌控在留守北地計程車族手中。原來的縣令,要麼是各家士族中人,要麼完全聽從各士族的意見。突然來了新的縣令,已經令各士族心中不爽,產生了嚴重的牴觸心理。

而後,眾士族得知壬辰詔書的內容,禁止各世家豪族將山川大澤私有化,又允許百姓擁有一定的數量的山地,便更為不爽。加之土豆和紅薯的推廣,雖然能夠解決百姓的肚子問題,但是百姓擁有了山地,又擁有土豆和紅薯這種能夠在山地種植的高產糧種,也不像之前那般因為羯人肆虐,需要士族的保護,自然而然的逐漸要脫離各士族的控制。而且司馬珂又嚴格抑制土地兼併,嚴厲打壓各世家豪族搶佔土地的現象,更令各士族對司馬珂產生強烈的不滿。

他們都知道,連羯人都不是司馬珂的對手,將矛頭對準司馬珂是死路一條,所以齊齊將矛頭對準了這些新上任的年輕縣令。這些士族們要麼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地裡一套,依舊我行我素,將新縣令的政令當成了屁話,要麼直接教唆和組織一幫佃農和黔首衝擊縣衙。

對於這種情況,司馬珂只有一個命令,但凡士族之家只要有一點牴觸,便格殺勿論。

江南之地,皆是世家的天下,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集團,連皇權都被其把控。衣冠南渡之後,大部分豪門望族都已南渡,江北只留下一些藉機壯大的小魚小蝦,居然也想與他對抗,自是有一個就要殺一個,殺得這些士族膽寒不敢冒頭為止。

…………

青州,北海郡,平壽縣。

張家堡。

張家在平壽縣是第一望族,在北海郡也算是數一數二的。當然,這要得益於幾家大族,在衣冠南渡的大潮之中遷往江南。

張家的塢堡,在平壽也是最大,最結實的,牆高四丈,四周還有護堡的溝壕,幾乎如同一座小城池一般。張家堡內人口達一千多戶,四五千人口,護堡的莊丁就要五百餘人。而且堡內備有強弓硬弩等武器,在人口稀少的北海郡之地,幾乎沒有力量與之抗衡。要知道整個平壽城的守軍也不過三四百人而已。

由於張家堡的武力極其強橫,加之張姓在平壽也是第一大姓,其在平壽縣忠實擁躉不少,家主張靜可謂是平壽縣的土霸王。而平壽縣的縣令,不過是一個剛剛從司馬珂的幕僚轉過來的二十餘歲計程車子而已,張靜根本就沒將這個沒有根基的小夥子放在眼裡。

與其他士族陽奉陰違相比,張家是第一家公然對抗本縣的縣令計程車族。

新來的縣令汪群,年紀二十三四歲,一來地方便雄心勃勃,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他先是將不服從自己的縣尉直接罷免,任用親近自己之人,掌控了平壽縣內的治安武裝力量。然後又將所有不服從自己的胥吏全部清除了出去,重新招募胥吏,迅速穩定了縣城裡的局面。

平壽縣的守軍,由一名別部司馬所統領,也是從北府兵中精選的一名隊主所擔任,奉謝尚之命,全力協助和配合本縣縣令。

這樣一套組合拳下來,一般計程車族都不敢冒頭,只能選擇隱忍,就算心中不忿,也只得服從縣令的政令。

但是張家卻不以為然。張家所圈佔的土地,佔了整個平壽縣的良地的三成以上。其中絕大部分土地,都不是張家的,而是之前計程車族衣冠南渡之後,成為了無主之地,被張家據為己有。而又有平壽縣東面的山川河澤幾乎都被張家宣誓了主權。

縣令汪群派出的胥吏,到張家的地界重新丈量土地,要求張家交出那些原本無主的土地,歸於縣裡統一管轄,卻被張家毫不留情的拒絕了,而且將前來交涉的十幾名胥吏打得頭破血流。

這也就罷了,隨後張家堡的家主張巖,又唆使數以百計的百姓入城衝擊縣衙,幸得平壽縣的守軍迅速予以鎮壓和驅散,才平息了事端。

這下可徹底惹惱了縣令汪群。這些跟著司馬珂兩年多計程車子們,經過兩年多的歷練和培訓,早就不是當初北上時的文弱書生,多多少少也學會了司馬珂身上的一些狠勁。

汪群當即致書請求北海郡駐軍支援。北海郡城原有守軍三千,謝尚又增派了兩千北府兵駐軍,合計五千餘人,由一名都尉司馬統領。這名都尉司馬陳雲,也是北府兵的悍將出身,接到汪群的書信之後,不禁勃然大怒。立即率領一千北府精兵,前往攻打張家堡。

然而,張巖既然敢去捋虎鬚,自然就不怕晉軍攻打,早就做好了防禦準備。

堡牆之上,守衛的莊丁如雲,不但一個個手執鋒利的長矛和大刀,一些領頭者還披著鎧甲。寨牆之上準備了大量的滾石和巨木,還有一把把弓箭,也搭箭在弦,瞄準了城樓之下。這些弓箭手約百餘人,都是張巖精心訓練許久的精壯之士,個個箭術高明,甚至要強於平壽縣的弓箭手。

森嚴的護衛,四周環以深溝高牆,大門也是堅厚的紅松木製作而成,上面還包了鐵皮,釘了銅釘。

在張巖看來,可謂固若金湯!

嗚嗚嗚~

突然,西北角的望樓上響起一陣蒼涼而悠遠的號角聲,那急促的號角聲迅速蔓延開來,西面、西南面、南面……八面的望樓都吹響了號角,聲音連綿不絕,如同颶風一般卷向四面八方。

這是示警的號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