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從那日司馬珂納妾的聲勢和各種禮儀來看,算是開了大晉官員納妾禮儀的先河。那哪是納妾,分明就是明媒正娶的娶親啊,各種禮儀和流程一樣不少,還請了九卿之一的廷尉為贊。
其實,若是那般納妾,就算做妾,也是無妨……
我說什麼呢,這可是小姨夫啊……
褚蒜子心裡只覺得亂糟糟的,不再去偷偷的瞄向司馬珂,而是望著前面的江水出神。
在他們的身後一艘鬥艦之上,站滿了一群頭戴綸巾的青年學子,這是司馬珂要謝安準備的第二批太學生。
第一批太學生,幾乎都是寒門學子,只有少數學子是出自低階官吏之家,更無一個士族出身。他們在兩年前入洛陽,成為大將軍府上的幕僚,跟隨司馬珂治理北地,為郡學的推廣、勸耕農桑、勸勵生育、協助地方安置流民等內政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今第一批的太學生,大半已經入仕,成為豫州和兗州各地的主要官吏,也成為司馬珂治理北地的骨幹力量。待得他此次回京之後,餘下的太學生,也將奔往江北四州的郡縣,尤其是青徐兩州的郡縣,協助治理地方。
所以,他在回江南之前,便已吩咐謝安做好準備,提前選拔好一批太學生,這次回洛陽,便順便帶著一起回去。這些太學生,跟第一批一樣,依舊是以寒門為主。
司馬珂既是無數江南少女心目中的白月光,也是無數太學生心目中的最崇拜的偶像,沒有之一。
大將軍雖然年僅二十二歲,但是七年來的功績簡直如同神話一般。尤其是大將軍七年來身經數次傾城乃至傾國之戰,卻未嘗一敗,無數的史詩般的大勝,令這些青年學子無不悠然神往乃至熱血沸騰。能夠跟隨大將軍一起,建功立業,是這些寒門出身的太學生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他們站在鬥艦之上,緊緊的跟在大將軍的旗艦之後,已經感到十分的興奮和榮耀。誰也不願意安安分分的待在船艙裡,紛紛走向了甲板,對著那大浪滔滔的長江,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無數的豪情壯志,盡隨著那獵獵的江風飄蕩著,直到那滿江連綿不絕的號角聲和激動的呼喊聲響起。
眾太學生驚詫的望著兩旁的退讓成一條直線的商船,聽著那悠遠而渾厚的號角聲,還有那激動欲狂的喊聲和歡呼聲,以及那奮力揮動著的商旗,徹底的被震撼了。
“大丈夫,理當如此!”
“跟隨大將軍,就算赴湯蹈火,死而無憾!”
“壯哉,能為大將軍效犬馬之勞,不負此生!”
風帆獵獵,那一隊戰艦,迎著滔滔的江水,逆流而上,帶著大漢男兒的熱血,往北而去。
…………
船隊行至襄陽而停,司馬珂率眾入了襄陽,與老將紀睦會面之後,在襄陽城呆了幾天,四處巡視了一番,又跟紀睦交代了一些事情,這才繼續北上。
雖然說他已在京口和姑孰城佈置了重兵,但是本著小心謹慎為上的原則,又讓紀睦與虞洪隨時監控建康城的動靜,一旦生變,須立即派兵支援沈勁和卞誕。
過了襄陽,便正式進入江北之地。此時春耕剛剛完畢,一路上生機盎然,到處種滿了土豆和紅薯,田地裡也種上了占城稻,或者是已經長得很高的冬小麥。
眾太學生都知道,江北經過數十年的戰亂和胡人的劫掠,生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在他們的想象中,司馬珂北伐不過才兩年多,此時的江北應該是剛剛在恢復之中,看到的應該是滿目瘡痍才對。卻想不到如今看到的境況,與富庶繁華的江南之地,幾乎沒有差別,不禁又讚歎了一番。
尤其是這些江北的百姓,經歷了多年的苦難,十分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一路上過去,田野裡到處聽得到百姓們的歡快的歌聲,更令他們對大將軍司馬珂欽佩不已,也深深的明白了,他們此行的責任重大。
司馬珂臨行之前,已經明確跟他們說過,他們此去,就是要協助治理新得的青徐兩州。青徐兩州長期處於羯人的治下,被羯人盤剝和劫掠,百廢待舉,正需要賢能之士去治理。第一批的學長們珠玉在前,不過兩年多的時間,便將江北治理得與江南無二,他們心中既充滿了動力也充滿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