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安三人與石斌相見,寒暄客套了一番,便開始詢問軍情。
石斌顯示將司馬珂趁他新敗,堅守濮陽城等待援兵之際,將整個濮陽郡之內的百姓和東燕郡北部的百姓全部遷移到雲臺山以西之事敘說了一遍,令夔安等人眉頭緊蹙。
夔安等人臉色一變,他們深深的知道,這一戰還沒打就輸了。江北之地,地廣人稀,沒了人口,就是等同於荒地,除了可以接應渡河的趙軍這一點軍事價值,其他幾乎毫無價值。
隨後,石斌又將司馬珂率兩萬兵馬固守東燕郡,讓庾翼率大軍鎮守雲臺山一帶的山寨之事,向夔安彙報了一番。
聽得司馬珂在東燕郡固守,夔安、姚弋仲和李農三人,眼中頓時大亮起來。
姚弋仲則是典型的羌人外貌,身材粗壯,鷹眼鉤鼻,神情極其威猛,一直在旁邊靜聽著,聽得石斌這般說,心頭頓時有了主意,笑道:“所謂擒賊先擒王,此次我等大軍近七萬人,既然東燕城中不過兩萬餘人,若是能將東燕城團團圍定,將司馬珂困在城中,則司馬珂便插翅難逃。司馬珂被圍,一旦糧草將盡,則其餘諸處晉軍必然瘋狂前來救援,如此又可以逸待勞,圍點打援。我軍有騎兵三萬,在中原之地一馬平川,彼等步卒前來救援,來多少,便殺多少!如此,則黃河以南之地可定也!”
石斌先是與司馬珂本人面對面時被射了一箭,隨後在雲臺山一帶北司馬珂打得丟盔棄甲,折損大半兵馬,氣勢上弱了許多,對司馬珂心存怯意,故此沒往這方面去想,此刻聽得姚弋仲這般一說,臉上也光彩熠熠起來,連聲稱讚妙計。
羯人七萬兵馬,其中還有騎兵,可謂兵強馬壯,兵力優勢極大。若是強攻,未必能攻下城頭,但是想要圍困東燕郡是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有三萬騎兵在手,可以輕易的截斷司馬珂的糧道,使其成為孤城一座。
眾人商議已定之後,便決定待得兵馬全部渡河之後,即刻出發,兵圍東燕城,將司馬珂困住在東燕,以徹底扭轉晉趙之戰的大勢。
……………………
東燕城,北門。
司馬珂手按長劍,站在城門樓前,神情嚴肅的望著天際之處。在其他將士的眼裡,那天際之處什麼都沒有,但是他卻看到了一大片烏雲湧來。
那是羯人的兵馬,將近七萬的戰兵,幾乎是半個郡的人口,遠遠的看過去,如同滔天巨浪一般,無窮無盡。
這是司馬珂見過的最多的一次兵馬!
羯人的兵馬逐漸奔近,終於城樓上的將士也看清了那片遮天蔽日的烏雲,如同江河決堤一般,朝東燕城湧來。眾天策軍雖然經歷了數年的戰火洗禮,早已都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老兵,但是看到這麼多的兵馬,還是露出了極其緊張的神色。
而更令人震撼的是,那最前頭,是數萬戰馬在奔騰,那數萬只馬頭不停的攢動著,如同滾滾巨浪,而十幾萬只馬蹄叩擊著地面,整個地面似乎都震動了起來,如同地震一般。
站在城樓上的晉軍,只覺得東燕城突然成了驚濤駭浪般的孤島一般,那滔天的巨浪似乎隨時能將他們站腳的地方淹沒。
這般聲勢,若是普通晉軍士卒,恐怕早已嚇得兩股戰戰,全身發軟,但是眾天策軍終究是大晉精兵,雖然神情緊張,但是卻沒絲毫的慌亂。
弓弩手已經迅速在垛堞之後就位,將箭矢瞄準了城下;長矛兵則舉起了手中的長矛,準備刺擊登城的胡虜;其他將士則將一塊塊巨石搬到了垛堞附近;熬金汁的鐵鑊之下,已經生起了柴火。
更重要的是,眾將士都深信,無論敵軍來多少,在大將軍面前必敗。大將軍出道以來,未嘗一敗,哪怕實力再懸殊,敵軍再強大,最後屹然不倒的還是這個弱冠出頭的少年神將。所以他們看到這麼多的敵軍來襲時,心情既緊張,卻又充滿了興奮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