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縣南,張家塢堡。
塢堡,又稱塢壁,最初是一種民間防衛性建築,大約形成王莽天鳳年間,當時北方大飢,社會動盪不安。富豪士族之家為求自保,也紛紛構築塢堡營壁。
東漢建立後,漢光武帝曾下令摧毀塢堡,但禁之不能絕,由於西北邊民常苦於羌患,百姓又自動組織自衛武力。黃巾之亂後,塢堡駐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為故吏、賓客的避風港。
而晉時,胡虜進入中原之後,漢人更是塢堡林立,以抵禦胡虜的屠戮。因為塢堡的存在,才使得整個中原之地經過幾十年的胡虜肆虐,還保留著六七百萬人。當年祖逖收復黃河以南的之地,也是得到了塢堡中的豪強大族的支援。
前些年,由於石虎對漢人的暴虐,塢堡也成為了漢人抵禦羯人的重要的工具。不過這兩年,很多塢堡都與石趙政權達成了妥協。石趙稍稍放鬆了對漢人的盤剝和暴政,塢堡中的大族們也對石趙朝廷繳納賦稅,也派堡內百姓前往服徭役,形成一種短暫的和平局面。
但是在黃河南岸諸郡,這種和平狀態率先被石斌所打破。石斌先是強行徵辟東燕郡境內塢堡中的漢人去建築十數里長的山寨防線,又對各大塢堡獅子大開口,強行徵糧,惹得東燕郡境內的塢堡再次滿是怨言。
然而,石斌卻顧忌不了那麼多,退到了濮陽郡之內,照樣勒索不誤,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勒索,終於惹惱了一些塢堡。
張家塢堡就是率先反抗的,對於羯人第二次索糧堅決的予以拒絕了。
張家的塢堡,四周環以深溝高牆,內部房屋毗聯,四隅與中央另建塔臺高樓,以為瞭望,偵探敵情。只留有兩道大門,一道前門,一道後門,都是堅厚的紅松木製作而成,上面還包了鐵皮,釘了銅釘。
張家的莊客七八百戶,人口近三千人,良田三四千畝,雖然不可與那些世家大族同日而語,但也算是濮陽縣頗有名望的塢堡。
張家率先反抗,其餘的塢堡自然也有樣學樣,讓羯人吃了個閉門羹。
嗚嗚嗚~
突然,西北角的望樓上響起一陣蒼涼而悠遠的號角聲,那急促的號角聲迅速蔓延開來,西面、西南面、南面……八面的望樓都吹響了號角,聲音連綿不絕,如同颶風一般卷向四面八方。
這是示警的號角!
在北面的天際,湧現出一片巨大的晨霧,遮天蔽日而來,中間夾著一片如雷的馬蹄聲,滾滾奔往張家堡而來。
此時寒冬時節,但是因為被羯人勒索過一次糧食,堡主擔心自知糧食不夠,還是讓塢堡裡的莊客們出去挖點野菜,掏掏魚之類的,以搭配粟米和麥糧。
隨著那號角聲響起,正在田野裡忙活的莊客們也紛紛撒腿就往塢堡裡狂奔,很快塢堡的大門便緊閉了起來,那前面的深溝上的吊橋也吊了起來。
還有三四個的莊客,因為跑得太遠,跑回來時大門已緊閉,急得哇哇的大叫,一個勁的叫著開門。
但是,寨牆上的守衛望著不遠處那片奔湧而來的烏雲,卻不敢再開門,只是用力喊道:“胡人自北面來了,速速往南跑!”
奈何那幾個莊客已經嚇破了膽,死活不肯跑,就在堡門前哭喊著開門。然而負責守衛的莊客哪裡敢拿整個塢堡數千條性命來做賭注,只是急聲喊他們往南逃,待胡人撤了再回來。
轟隆隆~
一陣巨大的馬蹄聲響起,越奔越近。那些莊客終於明白了過來,塢堡的大門是不可能再開的了,開始撒腿往南狂奔。
然而,此時為時已晚!
從羯人的叢中,奔出數騎,縱馬便朝他們奔去。
那些莊客們,兩條腿跑得再快,又怎麼比得上四條腿的馬?很快便被追近五十步之內。
咻~
一名羯騎張弓搭箭,對著跑在最後的一名漢人莊客就是一箭,只見箭如流星,那箭正中了漢人莊客的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