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撤,難道在山火之中坐以待斃不成?
石斌躊躇了一陣,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眼中頓時大亮,便有了主意。
他在山上的寨牆如同一條長龍一般,橫在山脊之上。那寨牆高達三四米,都是磚石泥土泥土結構,材質耐火不會被燃,豈非是在山脊之中搭起的一道隔火牆?火勢再大,還能把磚石和泥土燒化不成,應該只會越燒越堅固。
有了寨牆作為隔火牆,攔住了山下的火焰,寨牆之後的宿營之地,自然也安然無恙,不會失火。如此一來,晉軍豈非做了無用功,白白將山下的草木燒光?
想到這裡,石斌心中不禁一陣大喜。
羯人雖然縱橫中原,但是見得山中失火的情況並不多。
事實上就算是在後世的八九十年代,除了消防專業人士,九成以上的現代人,也對火災的危害並不是真正的瞭解。
在一般人的眼裡,火災的危害就是大火炙烤,卻忽略了火災中的濃煙的危害。只是後來國家逐漸普及消防知識之後,大家才知道火災的危害之中,濃煙的危害其實更大。
其一,濃煙之中有毒氣體,特別是一氧化碳,能令人致死;其二,缺氧,由於燃燒氧氣被消耗,因而火災中的濃煙呈低氧狀態,由於吸入這種濃煙而造成的缺氧,可致人窒息死亡;其三,吸入濃煙的熱氣之後,會灼傷呼吸器官,從而導致氣管炎症和肺水腫等而窒息死亡。
石斌雖然是沙場老將,對於火災知識卻是極其貧乏。在他看來,那濃煙只是嗆人而已,捂住口鼻即可。
而且,他還忽略了一點更為重要的,山上風大,這三四米的寨牆能防住大火燒烤,卻防不住火星飛舞。
在凜冽的山風之下,其實寨牆的所謂隔火功能只是擺設。
由於不甘心就此放棄辛辛苦苦搭建的山寨,畢竟這個山寨可是傾整個東燕郡之人力、物力等資源,才搭建起來的。
在上萬的羯人生死存亡之際,石斌自以為是的做出了決定:“傳令下去,全部退到寨牆之後,捂住口鼻,待得草木燒光,火勢變小之後,再上寨牆防守!”
幾名傳令兵立即得令而去。
這個決定,在石斌身邊的所有趙軍的將領的眼裡,問題並不大,故此命令很快便傳達下去了,沒有人提出質疑和建議。
火勢越來越大,已經燒過了山腰,直撲山脊而來,巨大的熱氣直逼寨牆而來,站在寨牆之上只感覺整個人都快要被烤化了一般,全身都是滾燙的。
伴隨著那熱浪的是滾滾的濃煙,如同烏雲一般的湧了上來,很快便將整個寨牆籠罩住。
西風驟烈,那濃煙翻滾得愈發厲害,如同電視劇裡厲害的妖怪出場那般,整個天空都是黑壓壓的烏雲,不斷的湧動。
濃煙之中,那寨牆上的一個個羯人,趕快奔下了寨牆,捂著口鼻拼命的朝寨牆後宿營之地的營房奔去。
火勢很快便撲到了山脊上的寨牆之下,滾滾的濃煙,越過了寨牆,朝山脊上撲去,直往山頂而去。
隨即整個寨牆之後,都是濃煙密佈,無數的羯人將士全部被濃煙籠罩在其中,又紛紛的的往營房裡竄去。
隨後濃煙繼續往上湧,將整個營房又籠罩其中,整個山脊都是濃煙籠罩,黑雲滾滾,伸手不見五指,如同世界末日來臨一般。
所有的羯人將士全部躲在營房之內,猛烈的咳嗽著,雖然營房關得緊緊的,但還是有許多的縫隙,濃煙無孔不入,漸漸的也滲透了進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