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東北。
旌旗飄飄,刀戟如林。
萬餘名趙軍,如同一片巨大的浪潮一般,在原野之中滾滾湧動,帶動著漫天的塵土,遮天蔽日。
李菟率著一萬餘兵馬,正往許昌城方向撤去,此地已離宛城四十多里地,看似極其雄壯,其實卻是落荒而逃。在得知了司馬珂的後續大軍源源不斷的湧來,李菟雖然知道宛城之地至關重要,但是也沒有勇氣去想奪回宛城的念頭,只想著趕快退回許昌,堅守城池,再請求石虎派大軍支援。
許昌在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曾是東漢的都城,被稱為許都,經過昔時的多年經營,也算是城高牆厚,就算司馬珂揮師十萬,只要堅守不出,守個三五個月是沒有問題的,屆時石趙的援軍抵達,許都之圍自解。
他萬萬沒想到司馬珂居然會在短短的時間內派兵來追襲,畢竟江南少馬,根據之前的資訊,司馬珂總共只有不到千人的羽林騎,再無其他騎兵,想要追也追不上。所以李菟一心想著宛城失利的事情,如何向石虎交代。
要知道,石虎可不是仁慈的主。當初歷陽之戰失敗,折了太子石邃和皇子石苞,太保桃豹被降為龍驤將軍。後來太尉夔安率眾南下,意欲馬踏江南,結果被司馬珂打得丟盔棄甲而逃。夔安作為征討大都督,親自肉坦負荊,向石虎請罪。夔安在朝中德高望重,在羯人心目中的地位極高,又對石虎上位有從龍之功,才得以免罪。
如今他丟了扼守中原地帶南面咽喉的宛城,不知石虎將如何責罰,降官降爵是免不了的。
………………
淯水滔滔。
據說當年曹操因偷睡張繡的嬸孃,激怒了張繡導致其造反,不但麾下大將典韋戰死在宛城,其胯下寶馬絕影、侄子曹安民和長子曹昂都死於淯水河畔。
司馬珂帶著兩千騎兵,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之下,迅速找來了數十條渡船,河面不寬,只有百餘米,不到半天,便全數渡過。
眾人一路馬不停蹄,往北疾馳而去,一直到了日落時分,才在離宛城二十餘里地外的一處村鎮裡休憩。
這個村鎮還算是比較大的,約有兩三百戶人口,大概是因為此處已接近南方,並無塢堡寨牆。但是村裡一下子來了兩千兵馬,將整個村鎮都幾乎擠滿了,司馬珂下令眾將士,在鎮裡的水井裡打水餵馬,就著井水吃乾糧,不得擾民,更不得搶掠。
夜裡解下隨身攜帶的布衾,就地百姓的屋簷之下,和衣甲而睡,司馬珂自己也跟著眾將士一併睡在屋簷之下。
鎮內的百姓,開始見得來了這麼多軍馬,驚得一個個躲到屋裡不敢出來。畢竟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兵災往往更勝過匪亂。然而見得這些兵馬,只是在村鎮裡的水井打水,其他秋毫無犯,有些大膽的,點起燈來,隔著窗子,好奇而小心翼翼的詢問是何方兵馬。
當那些膽大的百姓得知來的居然是大晉的北伐兵馬時,一個個頓時激動起來,又見得這些將士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急忙匆匆的去找負責管理此處的亭長。
那亭長得知來者居然是大晉北伐的兵馬,已是極其激動。又見得司馬珂姿容極其俊美,頓時戒心便更小了許多。
那亭長當即誠摯的邀請司馬珂到他的院子裡休憩。又讓眾百姓點火燒水,讓晉軍將士們每人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熱水,然後又搬來稻草麥秸等物,墊在地上,讓眾將士睡得暖和一些。
司馬珂又從那亭長的口中得知,李菟的兵馬晌午時分時才從鎮外經過,並未停歇,算起來最多行到離此處三十里外,頓時安心了許多。
次日一早,司馬珂等人便早早起來,問百姓要了熱水,吃了乾糧,又餵了馬,便急匆匆的往北追襲而去。
只是奔行了一個時辰,司馬珂的視力極佳,在這平原地界,視線可及十數里之外,便見得天際之處,一抹烏雲正在緩緩的湧動,滾滾往北而去。
而在兩三里之外,正有趙軍斥候在四處巡視,偵探著敵情。
司馬珂嘴角浮現出一絲詭笑,當即便下令毛寶的背嵬軍放緩速度,而令周琦率羽林騎前往襲擾敵軍。
…………
很快,李菟的斥候,便向其傳報後面有晉軍騎兵追襲而來的軍情。
李菟不禁大驚失色,嘶聲喝問道:“敵軍有多少騎兵?”
那斥候急聲稟道:“敵騎約千餘,皆一人雙馬,正往我軍襲來,依稀可見其旗號為‘羽林騎’!”
不等李菟開口,一旁的李順已勃然大怒:“區區千餘騎兵,也敢來追,莫非真以為我大趙的騎兵是吃素的!還請兄長示下,愚弟願率麾下精騎,迎戰晉軍,必斬晉軍主將之頭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