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擊天下> 第246章 潘樓論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6章 潘樓論政 (2 / 2)

甚至連早期盡心盡力扶持司馬珂的何充,也可能會持反對意見。

要想過北方士族這一關,幾乎是難上加難,

兩人討論了許久,決定還是先從郗鑑這一關進行突破。畢竟郗鑑身為太傅,貴為上公,其位更在三公之上,北府兵原本就是他交給司馬珂的,自然明白那些北府兵對於北伐的熱切渴望。

謝安突然又想到了一事,說道:“雖然王文獻公已作古,但是畢竟琅琊王氏曾是北方僑姓高門之首,若是能取得琅琊王氏的支援,對賢兄的北伐大業必定大有裨益。”

司馬珂心頭一動,眼前突然浮現出了王曦的倩影,心頭不禁拂過一絲凌亂的情緒。

不過,謝安說得也不無道理,琅琊王氏這一支,也是重點尋求支援的物件。

兩人計議已定,司馬珂望著謝安,臉上露出了溫暖的笑意,這廝一開始給自己潑冷水,最後還是被自己說服了。

這份情誼,的確算是情比金堅。

司馬珂望著謝安,突然笑道:“賢弟拜督學使者、散騎常侍今已一年有餘,以賢弟之能,也該當升遷了。”

謝安一愣,眼中驚訝的神色一閃而過,隨即笑道:“賢兄差矣,愚弟入仕不到三年,且未及弱冠之年,已官至右第四品,已是託賢兄之福,豈敢再妄想短期內升遷?”

司馬珂神情堅定的說道:“中書監之職,非賢弟莫屬,否則愚兄若去北伐,亦不敢放心江南之事。”

中書監,右第三品的官職,位次在尚書令之後。但自曹魏時期開始,中書監便是一個可以跟皇帝討論治國政策的機構。因中書監處理機要接近中樞,經常與皇帝接觸,時人又稱其為“鳳凰池”。

西晉名臣荀勖原本擔任中書監,後來奉旨升遷為名義上更為高尚的尚書令,官僚親友均來慶賀,不料荀勖卻說:“奪我鳳凰池,何賀之有!”由此可見,在當時人心目中,中書監地位之重。

真心支援北伐的郗鑑已老,陸玩以及其他與自己交好計程車族,乃至張桓和杜陵陽,雖然或許可以為自己說話,但是終究只是出於私交,並不能真切的理解他心中的大志。

唯有與他志同道合的謝安上臺,輔佐司馬衍處理朝政,他才能心安,不必擔心大後方失火的問題。若沒有體己之人在朝廷掌舵,就會出現諸葛亮和李嚴的故事,諸葛亮在前方北伐,李嚴在背後斷其糧草。

兩人又討論了一陣之後,謝安又笑道:“孫興公等人,聽聞賢兄駕臨建康,便早早讓愚弟前來約賢兄今夜至潘樓一敘,把酒言歡,不料愚弟與賢兄,倒是先來潘樓飲上了酒。”

謝安早早便在建康宮門前等候,便是受孫綽等人所託,約司馬珂到潘樓暢飲,只是不料司馬珂一見到他,便談到了北伐之事,兩人一直討論到現在,將原本的來意跑偏了。

司馬珂聽謝安這般說,當即笑道:“無妨,今夜愚兄準時來此赴約便是。”

對於孫綽等名士來說,能與聲名赫赫且在士民和百姓心中名望極高的西陽王、大將軍司馬珂把酒言歡,特別能提升自身的逼格。

而對於司馬珂來說,也需要孫綽這種善於清談的名士,舞文弄墨來為自己搖旗吶喊,掌控輿論。

更何況,孫綽等人雖然喜歡嗑藥、喝酒、談玄,也的確有幾分可愛之處,至少也算是重情義之人。所以對於孫綽之約,司馬珂自然不會推辭。

就在兩人正要分別之際,司馬珂突然又想起一事,問道:“我今日觀陛下之神色,似乎不及往日,看似精神抖擻,其實雙目凹陷,略帶血絲,臉頰也似頗為消瘦。你常伴陛下左右,可知是何緣故?”

謝安神色微微一變,隨即微微嘆了一口氣道:“宮外有人向陛下進獻仙翁抱朴子之九轉還魂金丹,陛下如獲至寶,每日皆要服之,故此消瘦……愚弟亦有勸諫,但陛下不以為然,只得作罷。”

五石散……

司馬珂也嘆了一口氣,心頭不是滋味。在這個年代,嗑五石散蔚然成風,尤其是以孫綽等名士更是以嗑藥為榮……這個還真不好勸。

只是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有的人磕了一輩子藥,也未必短壽,譬如孫綽在歷史上並不算短命。但司馬丕卻二十多歲就嗑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小皇帝服藥不過兩年,便顯得消瘦,長期下去,將如何是好。

………………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