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那信騎們一路的高呼,歡呼聲自東府城門口開始,很快便蔓延開來,如同滾雷一般,一直往皇宮席捲而去。
隨後,從守宮的六軍將士,到宮內的各官署,都紛紛歡呼了起來,最後一直蔓延到太極西堂,正在和謝安商討土斷和督學之事的司馬衍,興奮得將案几上的茶湯打翻,導致好幾份奏摺被茶湯打溼。
與此同時,歡呼聲又傳往湘宮巷內的紀府、烏衣巷的王家和謝家,最後席捲全城。
有了首戰的大捷,朝野上下的那顆懸在嗓子眼上的心,終於安定了大半。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太傅府,郗鑑端坐在正堂之中,看著收集起來的關於烽火山大捷的情報,又拿著地圖仔細看了一遍烽火山的地形,一直沉吟不語,過了許久,才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妙,妙啊,簡直就是絕妙。此戰可謂步卒破騎兵的絕妙之戰,老夫自愧不如也!”郗鑑的聲音之中滿是感嘆。
他望了望旁邊的兩個兒子和侄子郗邁,以及李閎和劉遐等人,說道:“北府兵終得其主,老夫果然沒看錯元瑾也!”
眾人低下頭來,不管他們服氣不服氣,司馬珂的這場大捷卻是實實在在的神來之筆。
此後,北面的戰鬥,捷報頻傳。
“邾城胡虜主力大軍,連夜退往安陸!”
“大都督夜破烽火山糧寨,繳獲糧草無數!”
“大都督在安陸城圍剿胡虜,羯趙兩萬大軍,十不存一,倉皇北逃!”
“襄陽之敵因懼大都督之兵鋒,已全線退回趙地!”
“大都督在江陵以火計大破成國舟師,成國大軍敗逃而去!”
“大都督乘勝追擊,收復益州之地,成軍退回蜀地!”
……
一道接一道的捷報傳來,千里不得入鋪的加急快馬,將這個訊息帶到了建康城,帶到了江南。激起了無數人的歡呼,也激起了無數人跌足長嘆,恨不能隨著司馬珂廝殺這一場。更讓城中的孫綽等名士,忍不住舞文弄墨,為司馬珂的大捷大書特書,一時之間江南的文壇,雄賦盡出。
直到最後,所有的來犯之敵都乖乖的夾著尾巴,落荒而逃,退回本境,整個江南都沸騰了。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司馬珂能征善戰,出道以來未嘗一敗,但是這次來的可是羯趙的主力大軍,除了黑槊龍驤軍未出,其他幾乎精銳全出。羯趙縱橫江北無敵,無論是漢趙的匈奴人,還是關中的氐、羌,抑或是北面的鮮卑人,都不是其對手,想不到在這個十七歲的少年宗室的面前,卻是幾乎不堪一擊。這其中,雖然說多少有趙軍輕敵和情報不準的成分,但是敗得如此之徹底,卻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