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殷浩的奏摺傳到了建康宮,再次引起了司馬衍的痛哭。
庾亮這個舅舅,自從他懂事起,就沒給他幹過好事。在他年幼的時候把持朝政,排除異己,包括宗室;在他八歲的時候引發蘇峻之亂,逼死了母親,還害他被關小黑屋;等到他逐漸掌控朝政的時候,庾亮又興兵作亂,威逼朝廷。
可是,無論如何,庾亮終究是他的舅舅,他母親的兄長。
司馬衍一向聰慧,並不信怪力亂神這種事情,所以什麼鬼兵殺人,他一點都不信。雖然從陸玩和何充提供的資訊來看,司馬珂有不在場的證據,但是他相信這就是小皇叔乾的。大舅庾亮也算是個厲害強橫的人物,能夠這麼幹脆利落的殺了大舅的,也只有小皇叔了。
不過,司馬衍並沒有對司馬珂有什麼看法。庾亮之前給他造成那麼多麻煩,還害死了他的母親也就罷了,這次也不聽他的赦戒,完全視他這個皇帝如無物。而且,接下來的急報,更讓他理解司馬珂為什麼要這麼做了,因為邾城之兵已經抵達了潁川郡城,離歷陽郡城只有百里之遙,同樣庾翼的大軍也抵達了蕪湖,離姑孰城也只有一百多里地,如果庾亮不死,接下來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不知要死多少人。很顯然,庾亮所謂的和議,都是緩兵之計,為的是集中優勢兵力,對司馬珂發動致命一擊。
而且,他寵愛的皇后杜陵陽,也說了一句令他深思的話。杜陵陽的大意是“所謂鬼兵就算是皇叔指使的,當年國舅無端滅西陽王滿門,如今皇叔為了止息一場兵戈,只殺國舅一人,也無可厚非”。雖然皇后與紀家女公子交好,情同姐妹,因此有偏向皇叔的意味,屢屢為皇叔說話,但是這話卻並不無道理。
如果再晚幾天,一旦大舅聚集兵力,對姑孰城兩面夾擊,可能死的就是皇叔了。這原本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鬥,沒有迴旋的餘地。
司馬珂和庾亮相爭,其原本完全處於劣勢,哪怕是野狼灘大捷之後,司馬珂仍然處於劣勢,但是庾亮一死,局勢便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北府兵趁此之機,揮師渡江,一舉擊潰庾條的五萬大軍,陣斬庾條。
殷浩接掌了三萬歷陽郡守軍,只聽命於朝廷。
邾城之兵,原本奉庾亮之命揮師東進,但是因庾亮的死亡,無法繼續原來的指令,便停在了潁川郡城,等候朝廷的詔令。
唯一的變數是進駐蕪湖的庾翼,手中約兩萬餘兵馬。
…………
蕪湖城,府衙。
南郡太守庾翼全身素縞,頭纏白綾,手按長劍,跪坐在案几之後,臉上充滿悲憤的神色。
庾翼今年三十二歲,是庾家五兄弟最小的一個,身材修長,英俊而威武,而且素有雄才大略。其曾在二十二歲時,便曾以白衣之身,率領數百人堅守石頭城。而且善騎射,頗有勇力,是庾氏五兄弟之中最有武略的一個。
歷史上的庾翼,更是北伐抗胡的名將,桓溫和謝尚都對其甚為佩服,被其重用。
當初庾亮計議起兵威逼朝廷廢黜司馬珂的時候,其實庾翼是反對的,認為這樣不妥,但是奈何大哥庾亮和二哥庾懌堅持,他的年齡最小,只能聽命行事。
其實,庾翼對司馬珂的事蹟也略有所聞,對這個兩次抗胡大捷的小宗室,其實還是充滿興趣和好感的,只是終究是以家族利益為先。
誰會知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原本整個大晉實力最強的潁川庾氏,在遇到司馬珂這個對手之後,便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二哥庾懌居然在極其優勢的兵力之下,不敵司馬珂,還被司馬珂陣斬。而更為震驚的是,大哥庾亮也在一夜之間,不明不白的被殺。
潁川庾氏的強盛,庾亮既是奠基者,也是最強大的支柱,大哥庾亮一死,整個庾家的勢力便瞬間土崩瓦解。廣陵之兵被郗鑑乘勢所破,四哥庾條戰死。邾城和歷陽之兵,沒有了庾亮這個徵西將軍的名頭,不再屬於庾家,而是選擇聽命於朝廷。如今庾家這一代,只剩下他和三哥庾冰兩人。
是選擇退讓,保全家族薪火,還是與司馬珂誓死一戰,以雪殺兄之恨,對於庾翼來說,是個艱難的選擇。
一名將領輕輕的走了進來,正是軍司馬曹據,朱燾歸到庾懌麾下之後,他便晉升了曹據為軍司馬。
曹據和庾翼差不多的年紀,是庾翼的心腹之將,在歷史上於樊城大破羯胡騎兵,也算是庾翼麾下的一員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