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三百騎大破羯胡兩千騎的大晉第一美公子、都鄉侯、羽林中郎將,率軍兩千,固守歷陽城,被羯胡大軍十萬團團圍困,卻依舊死戰不退,誓與城池共存亡。
訊息四散開來,整個建康城,都為之震驚和惋惜。
茶樓酒肆,大街小巷,無論是士子文人,還是高居廟堂的官員,抑或是販夫走卒之類,甚至包括深閨之中,無不議論紛紛。
一些士子文人,紛紛傳閱著司馬珂寫的三首壯詩,想象著司馬珂在歷陽城浴血奮戰的情形,感動得痛哭流涕。
烏衣巷謝府,謝安卻正在父親謝裒的書房之中,低著頭挨訓。
“此訊息,我只聽聞你笙妹告知於你,為何一夜之間,全城皆知?”謝裒怒聲問道。
謝安低著頭,嘟噥道:“笙妹告知於孩兒,孩兒與孫興公、許玄度及支道林飲了點酒,無意之間告知了他等三人,誰知便全城皆知……孩兒也不知是怎麼回事……孩兒只道是羯胡兩萬圍困歷陽,誰知傳了開來便變成了十萬羯胡……”
謝裒氣得一拍案几,怒聲道:“放屁,你那等心思我豈有不知?宗室的事,又牽扯到丞相,我謝家摻和進去,百無一利!你便不能給我省點心?”
謝安低頭不語。
謝裒指著他罵道:“你又不入仕,為何屢屢摻和司馬珂之事?他尚非紀家之婿,豈可因此開罪於王丞相?”
無論謝裒如何罵,終究無濟於事。
全城皆知丞相王導掛大司馬之職,領三萬大軍出征,只顧守著長江南岸,卻派出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以微薄的兵力獨抗十萬羯胡大軍,眾人縱然不敢明地裡議論,背地裡也不禁為之齒冷。
一輛馬車自烏衣巷駛出,直奔姑孰城而去。通常江南大都乘牛車,一旦乘馬車,便是有緊急之事。
馬車一路急行,不到半日,便到了五十里地外的姑孰城,徑直到了大司馬臨時行轅。
姑孰城只是一個小邑,方圓不過兩裡,常駐人口不過萬人。
上萬大軍的大營便駐紮在城外,而王導和王允之則坐鎮城內,安排一處較為寬敞的大宅子作為行轅。
晌午時分
大司馬王導正在臥房內閉目養神,畢竟已經年過花甲,過午時分,不休憩一會,便會感到全身沒有精神。
幾個婢女在內伺候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婢女,正在給王導敲腿。這些婢女雖然算不上絕色,倒也是身段玲瓏,明眸皓齒的。
臥房當中,雖然說不上富麗景象,四下裡都是香氣馥郁,唾筒,茶捂,香爐,一應俱全。
幾個全身甲冑的侍衛在外守候著,絕不允許任何人入內打攪大司馬的休憩。
門口傳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只見一道身影,直奔王導所在廂房而來。
“我阿父可在裡頭?”
來人急聲問道,卻是一個女子。
…………
請大家至8.4之前,務必保持追讀,事關本書前途命運,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