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陽縣,趙家塢堡。
塢堡,又稱塢壁,最初是一種民間防衛性建築,大約形成王莽天鳳年間,當時北方大飢,社會動盪不安。富豪士族之家為求自保,也紛紛構築塢堡營壁。
東漢建立後,漢光武帝曾下令摧毀塢堡,但禁之不能絕,由於西北邊民常苦於羌患,百姓又自動組織自衛武力。黃巾之亂後,塢堡駐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為故吏、賓客的避風港。
到了東晉時,胡人肆虐,塢堡更成了北方漢人保命之所。
趙家的塢堡,四周環以深溝高牆,內部房屋毗聯,四隅與中央另建塔臺高樓,以為瞭望,偵探敵情。只留有兩道大門,一道前門,一道後門,都是堅厚的紅松木製作而成,上面還包了鐵皮,釘了銅釘。
平常後門是不開的,除非緊急情況,由家主親自開門才可,只留一道前門,供進出所用。
趙家塢堡,莊客四五百戶,人口過千人,良田數千畝,雖然不可與那些世家大族同日而語,但也算是歷陽縣頗有資產的大戶。
突然,東南角的望樓上響起一陣蒼涼而悠遠的號角聲,那急促的號角聲迅速蔓延開來,西面、西南面、南面……八面的望樓都吹響了號角,聲音連綿不絕,如同颶風一般卷向四面八方。
這是示警的號角!
堡外的莊丁們,紛紛扔下手中的夥計,瘋了一般的往堡內奔去。很快,隨著一陣大呼小叫的吵鬧聲,堡門便緊緊的關閉了起來。
遠處的出現一片小小的黑影,隨後那片黑影越來越近了,可見得是近百匹駿馬疾馳而來,越奔越近。
寨樓上的家主趙奕神色凝重,眼中充滿驚懼和憤怒,身後的莊丁們有的手持弓箭,有的舉著將數十斤的石頭堆上牆垛,嚴陣以待。
那馬隊越來越近,可見得二十餘名身著戎服的漢人騎兵伴隨著近百匹駿馬奔騰呼嘯而來,就在離塢堡三四百步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
來者正是司馬珂等人,一連奔襲了三天,這期間是每奔襲兩個時辰,休息一個時辰,沿著羯騎的動向,繞繞轉轉的跑了近兩百里。
雖然有嚮導,但是畢竟那個時期沒有電話,全憑一路或有或無的敵騎動向資訊在四處奔波,故此繞來繞去的,雖然感覺離敵軍越來越近,卻終究是尚未看到羯騎的半點影子。
司馬珂勒住馬韁,令馬隊緩緩的停了下來。
他深深的吸了兩口氣,緩緩的閉上眼睛,過了一會才說道:“此處附近有胡騎的氣味,且塢堡遠遠便示警,可能賊寇已到此處肆虐而去,且去問問行蹤,順便去堡內補充點熱食。”
除了嚮導之外,他的身軀因為加入了獵狗的嗅覺仿生基因,鼻子天生對氣味敏感,在捕捉到胡騎的氣味之後,便一路聞著氣味追襲而來,否則恐怕更加會像無頭蒼蠅一般亂轉。
連續三天,他們都是吃幹羊肉和麵餅,就著冷水補充體力,駿馬則嚼黃豆,飲河水,幸得是夏天,否則恐怕早就鬧肚子了,但是縱然如此,還是補充點熱食為佳。
他一抖韁繩,胯下駿馬又繼續前行,率著眾人和馬隊趙家塢堡的前門走去。
眼看到了塢堡前不遠,寨牆上的趙家堡家主趙奕雖然認得是漢人騎兵,依舊警惕萬分,高聲喊道:“來者何人!”
司馬珂揚聲道:“大晉羽林騎,前來追捕羯胡賊匪,路過此地,特此找家主問詢賊寇音訊,順便討點熱湯!”
那趙奕原本是半信半疑,但是見得城下的軍馬不但個個是晉軍服裝,而且都是漢人,明顯不同於異族人相貌,便已信了八分。
待得看到司馬珂的面容時,便十成十的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