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亮似乎也覺得這句話底氣不足,當年他引發蘇峻之亂,害死了自己的親妹妹、太后庾文君,司馬衍一直對他心中頗有芥蒂,司馬衍聽不聽他的還真不好說。
但是庾亮一根筋的脾氣又犯了,就像他當年堅決要徵召蘇峻進京,堅決不讓其他兵馬馳援建康一般,也如歷史上的他北伐時也堅決不馳援邾城坑死毛寶一般,這次他是鐵了心堅決要彈劾司馬珂下馬。
“既然如此,便聯絡其他公卿,共同彈劾之。陛下設羽林騎分中軍之兵權,王導豈無想法?”
庾亮一不做,二不休,又分別修書五封。
王導、郗鑑、何充、紀友和謝裒,各一封。
彈劾有三種,獨劾、聯劾和交劾。
獨劾,即個人名義上書彈劾。
聯劾,多人共同聯名上書彈劾,透過聯劾可以給皇帝施加更大的壓力。但是,聯劾所帶來的壓力卻遠遠不如交劾。
交劾,顧名思義,即多名官員互動上疏彈劾,這種方式,威懾性和傳播性都要大於聯劾,一般出現這種方式彈劾的原因主要有三種,第一種就是政治鬥爭,第二種則是要彈劾的官員官位比較大,而第三種則是要彈劾的官員罪行比較大。
因為公卿級的大員,侍中和散騎常侍都是司馬宗室,庾亮自然不做考慮,而三公之中太尉之位空缺,九卿也只設立了光祿勳、太常和廷尉,其他原來九卿的很多功能和職責都被尚書檯和中書監所分走,而尚書檯和中書監都是王導所掌控,所以庾亮若聯合了此五人,幾乎就聯合了大半個朝廷的力量來彈劾司馬珂。
所以,庾亮是鐵了心,要對司馬珂下死手。
*********
建康宮,南門。
叩噠噠~
一騎如風而來,飛速的穿越了門前廣場,來到南掖門前才勒住馬韁。
隨著一聲暴烈的駿馬嘶鳴聲,那馬蹄高高揚起,然後緩緩的停了下來,馬背上的騎者翻身下馬,仔細看時,卻見那一人一馬都全身是汗。
廣場上的人們議論紛紛,以為定是十萬火急的軍情,所以才快馬加急趕來的。
那馬背上的騎者,入了宮門驗了腰牌之後,徑直往中書監而去。
不為報軍情,只為到投遞彈劾司馬珂的奏摺。
武昌郡到建康城,千里之遙。為了一份彈劾的奏摺,一路上的驛站換了三十匹馬,日夜兼程,不到三天就抵達了建康,足見庾亮之狠絕。
按照東晉的彈劾流程,彈劾文書要先到中書監,中書監確認之後,才會上交到皇帝那裡裁決。
中書監接了來自徵西將軍庾亮的彈劾奏摺,哪裡敢怠慢,急忙稟報中書侍郎王頤之。王頤之乃王導的侄子,一看這是徵西將軍庾亮的彈劾書,彈劾的肯定不是普通官員,不禁也嚇了一跳,不敢拆開來看,急忙專程乘牛車送到司徒府衙。
王導年事已高,正在榻上閉目養神,聽到王頤之送來庾亮的彈劾文書,不禁也露出震驚的神情,急忙翻身坐起,接過王頤之的遞過來的文書。
仔細將那份文書連看了三遍之後,王導嘴角浮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淡淡的說道:“既然是庾徵西的彈劾文書,便呈遞上去罷。”
王頤之應諾一聲,這才擦了一把汗,乘車回到中書監,將那封彈劾信放到次日要呈遞給皇帝批閱的奏摺之中。
PS:感謝“朱尚炳的秦國”大大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