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戴爾是一個很風趣幽默的人。
他並不自傲——當然,也許只是他把這一點給很好地掩蓋住了。
不管怎麼說,這頓飯吃下來,賓客盡歡。
大家對於明天的拍攝也充滿期待。
羅傑·戴爾跟周雲說:“我其實之前看過《日子》之後,就想要跟你合作拍攝一次。”
周雲受寵若驚地看著羅傑·戴爾:“真的嗎?謝謝。”
“你在那部電影裡面呈現出了一種純粹的、回憶式的美感,像精靈一樣。”羅傑·戴爾說,“我非常喜歡那部電影。”
“謝謝。”
“那部電影可惜了,沒有好好做公關,否則的話,你在那部電影中的表演是值得一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的。”
“像《日子》這樣的外語電影,尤其是我們亞洲演員,很難拿到奧斯卡表演獎的提名。”周雲說,“我對這個倒沒有抱有特別大的期望。”
羅傑·戴爾說:“這幾年風向變了,尤其是這兩年,越來越多的亞裔演員得到了重視和認可,也進入了主流獎項的視野中,我經常在一些活動和派對上聽到別人討論你,大家都認識你了,你要抓住這個機遇,衝一把。”
周雲沒想到羅傑·戴爾竟然會跟她說這些。
周雲說了一聲謝謝。這種感覺確實是奇怪的,怎麼說呢?這兩年,她遇到了很多人,這些人中又有很多人都會說,你要努力,你要加油,趁著你最好的這段時間,再繼續衝一把。
她還沒有離開“這段時間”,她現在的這幾年就已經被別人定義成了“最好的時間”。
這種感覺其實有點奇怪。
但是她不知道該跟誰去講這種奇怪。
這涉及到一個女演員的職業發展道路,黃金時期,非黃金時期,她不喜歡,但客觀上確實存在,除非你有名,否則一旦過了三十歲,四十歲,你就基本上被市場淘汰,只能去演一些婆婆媽媽的角色。
女演員的黃金時期確實就是三十歲之前,這就是事實——如果你沒有在這段時間之前獲得足夠的名氣,達到足夠的高度,那你就很難再拿到好機會了。市面上會有很多四五十歲男性角色當主角的劇本,遠遠多於同年齡段的女性角色——這必然造成一種糟糕的結果,那就是沒戲演。
周雲不想在這個方面表現得太敏感,或者說,說得太多,這是市場的問題,也是選擇的問題。再多的女性呼籲這一點,也不如一部正兒八經的四十歲女性視角的影視劇大賣來得有用,市場就是逐利的。
所以,她真的很不想把自己這幾年定義為最好的幾年。
她覺得自己還這麼年輕,才剛剛開始,之後還有那麼多的時間去達到更高的高峰。
但這只是心障。
那些跟她說這些話的人,也只是在陳述一種客觀上的事實。
廣告拍攝很順利,提前半個小時完成了拍攝。
周雲告別了製作團隊,回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