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周雲並不是。
所以,她從一開始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周雲先到了酒店,等費多爾·迪恩那邊人的聯絡。
雖然女主角受傷,但是這部電影卻並沒有停拍,仍然在拍攝當中。
費多爾·迪恩也在現場導戲。
大約下午一點的時候,費多爾·迪恩的助理聯絡了她們,請她們下午三點到攝影片場跟導演見面。
周雲沒有讀過劇本,只對自己要競爭的這個角色有一個基礎的瞭解,也做不了什麼準備,因此,她能做的準備就是多瞭解費多爾·迪恩這個人。
根據網上搜尋到的一些資料和他接受的訪談,他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去了美國,他是跟著祖父一塊兒長大的,後來,在英國讀了劍橋,又去美國讀了碩士,從攝影師幹起,進入這一行以後,很快成名,女朋友換得比換衣服還勤,全都是年輕靚麗的女孩子,從新聞裡看,那段時間,他基本上每天都過得紙醉金迷,然後,到了三十歲的時候,突然就性情大變,從一個花花公子轉型,身邊再沒有不斷更新那些漂亮的女孩子,也不見他再頻繁出沒於酒吧、酒會、圈內活動等場所,幾乎是銷聲匿跡了兩三年,隨後拍出了一部《誠實的人》,技驚四座,拿下戛納的金棕櫚,第二年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提名。
這一次的成功,讓費多爾·迪恩重新回到主流視野當中。然而,在這個時候,曾經那些出現在他身邊過的女人,一個接一個地站了出來,指責他的花心、冷漠、狠心以及不負責任。一時間,圍繞在費多爾·迪恩身邊的全是這樣的罵聲。
不過,在這鋪天蓋地的討伐聲中,費多爾·迪恩卻再一次神隱,沒有做出任何回應。
因為遲遲沒有得到回應,熱度也就慢慢過去了。
費多爾·迪恩又一次消失了三年,三年後,他帶著《生之門》再度迴歸,這一次拿下了威尼斯的最高獎,第二年,《生之門》讓他在奧斯卡金像獎上連奪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獎兩項大獎,成功登頂。
自此,費多爾·迪恩已經初具“大師”之名。
至於曾經那些關於他的批判、討伐,在他的沉默和成就之下,也紛紛地過去了。
世界對於天才總是寬容的——更何況,費多爾·迪恩饒是被全世界討伐,也並沒有爆出什麼原則性的問題。
身邊的女人比換衣服還快——對一個年少成名得意的天才導演來說,這實在算不了什麼。
之後,費多爾·迪恩的創作激情就一直沒有衰退過,幾乎每隔兩到三年就會推出一部新作,要麼影評人口碑非常好,要麼觀眾口碑非常好,從無敗筆,令影壇震驚。
只不過,他在片場宛如暴君一般的脾氣,也逐漸地傳開來了。
他在公眾和媒體那裡始終保持低調,極少接受採訪,也極少出鏡。但是,越是這麼神秘,大眾對他就越好奇。越來越多跟他合作過的人都吐槽他的脾氣。這也逐漸成為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當然,還是那樣,這個世界對於天才總是寬容的,演藝圈對於一個天才的、大師級別的導演的壞脾氣,包容度可以比海洋還要寬廣。
——
周雲已經做好了被費多爾·迪恩挑刺的心理準備。
但她沒有想到,她最先遭遇的不是挑刺,而是冷遇。
下午準時抵達片場,結果一直到夜幕落下,她都沒有見到費多爾·迪恩的人影。
到晚上的時候,劉韻都有些不耐煩了,小聲問:“小云姐,他們這是不是故意晾著我們啊?”
本身,一個非歐美長相的中國演員,要來接一個英國女演員的角色,這聽起來就很不靠譜。這個訊息一旦傳出去,估計整個影壇都會說劇組失心瘋了。沒有人會覺得周雲能夠接下來,先天條件就不一樣。人總有先入為主的想法。
也許費多爾·迪恩也並不願意讓一個華人來演這個角色,只是他沒有直接拒絕施羅琦而已。
也許他就是想要透過這種方式,讓周雲知難而退。
周雲心中也略有些焦躁,但她臉上什麼都沒有表現出來。越是這種時候,越要不動如山。周雲用眼神示意劉韻不要焦慮,說:“你去問問,這附近有沒有餐廳,如果有的話,買點吃的,打包帶回來,我們就在這裡繼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