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已經知道周雲非常會演戲了。
這是一種光環,也是一種束縛。
大家對她的期待會本能提高,交出八十分的表演,會讓大家覺得只有七十分。
但是,這種光環也是一種濾鏡——怎麼演,別人都覺得是對的。
周雲跟薛琴的合作,就是從這部電影開始,一場接一場戲地磨。
何文韻坐在觀眾席上,認真地看著這部電影。
她剛跟薛琴拍完一部電影,那是薛琴的第三部電影。
作為薛琴的第二位女主角,再加上相似的海外表演經歷,很多媒體都拿她跟周雲做比較。
何文韻跟周雲一起拍過《深海》,對她有所瞭解,她也因為這部劇在國內開啟了名聲,只不過,後續何文韻因為接到了《中國武士》這部大製作,又回好萊塢拍戲去了,拍完《中國武士》,她就接了薛琴的新電影。
現如今,在好萊塢,她和周雲的名氣其實處在差不多的層次。
不過,周雲提名過金球獎,這兩年又風頭很足,《深海》讓周雲在美國獲得了很多的粉絲。
相比起來,如果製片公司有華人女性角色的話,都還是會優先考慮周雲。
何文韻的優勢在於她自己混好萊塢的時間久一點,認識的人多一些,又跟派蒙奇有著合作的關係,所以在接觸電影資源方面,她能夠拿到更多的推薦。
但演員和演員之間,比的當然不僅僅是這個。
尤其是她們這兩個對錶演都有追求的女演員。
何文韻最在意的還是周雲的表演。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表演這種事情,也從來沒有什麼絕對誰就演得比誰好。
正因為沒有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才會有爭論的空間。
之前就有媒體說過,何文韻雖然同樣演得好,但是周雲卻比何文韻更有神韻。
神韻這種東西就更玄乎了。
實際上,讓說這話的人去分析到底多了什麼樣的神韻,這個人估計也說不出來。
不過,確實就有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