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辛搖頭感慨:“你可真是,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專門安排了上午讓你多睡一會兒的。”
“睡了,睡得很飽,我還去健身了。”周雲說,“反正我在酒店待著也沒事做。”
姜辛說:“那你來了,幫我看看景吧。”
周雲便跟姜辛一起檢查了起來。
這是一個新景。
一家咖啡館。
這是劇組在棚內搭的景,因為要經常用到,如果去借一個真實的咖啡館,一是價格不菲,二是容易受到圍觀群眾的影響,不如自己搭景。
接下來這場戲是黃子程和另外兩個演員演。
姜辛有一個習慣,如果演員在現場,會帶著演員一起看這個景,一邊看,一邊說他對這個景的構想。
景是立體的,但也是不動的。
讓這個景生動起來的,是人。
姜辛常常表達一個觀點,演員要建立起跟自己所處的環境的聯絡,例如,一個女主人在自己家裡和在別人家裡,肢體動作是不同的,整個人的氣場也是不同的。
“拍攝每一場戲的時候,你要想清楚,你跟你所處的環境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你站在這個地方是來幹什麼的?為什麼你會出現在這個地方?”姜辛說,“比如說,一個咖啡館,這家咖啡館,子程你是偶然推開門走進來,還是這是一家你經常來的店?你今天是來見人的,還是隻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喝杯咖啡,這都要在你的心裡面,只有這樣,你在鏡頭前面才不是茫然的,或者說只是個念臺詞的機器,每個人對錶演的理解不同,但不管是哪一種理解,殊途同歸,你要讓我們這些觀眾相信你的存在,相信你就是那個人。”
這就是姜辛導演讓演員們著迷的地方,也是成深律、陳靜、于思甜他們願意來做配角的原因。
在大導演的戲裡做配角不丟人,說得過去,此外,他們能夠得到很多的成長。
更加功利一點說,演大導演的戲,更容易拿到獎項的提名。
而無論是哪一點,對演員而言,這次出演機會是充滿安全感和希望的。
這種狀態對演員有非常好的幫助。
……
中午,大家一起吃午飯,就盒飯,圍坐在一張桌子上。
有人好奇昨天晚上的活動,跟周雲打聽了一些訊息,周雲都根據自己知道的情況,一一回答了。
她忽然注意到金琳看向黃子程的眼神。
她是女人,對其他女人的眼神自然更加了解。
周雲只看了幾眼就很明確,金琳喜歡上黃子程了,那個眼神不一樣。
過程中,周雲和成深律的目光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