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盛裝之下》的製片人和監製都已經達成了一致,在最後剪輯成片的時候,關於她的戲,能剪掉就剪掉,剪不掉的,儘可能地給遠景,或者把鏡頭給別人,只留下她的聲音。
這樣的做法,其實目的就是讓關絲雅儘可能地無法享受到這部劇播出的紅利。
一個演員是靠臉吃飯的,如果在剪輯的時候儘可能地把她的臉遮蔽掉,原本可以播五個小時的戲份,這麼一操作,只剩下兩個小時的戲份,簡直就是在故意報復和教訓她。
關絲雅氣得一個人關在休息室裡哭、發火。
有人從她休息室門口經過,聽到她在裡面抱怨和大罵的聲音,只當作沒聽見。
這訊息被傳到周雲的耳中,周雲也只是一笑了之。
只要不影響這個劇的整體品質,如果能夠教訓關絲雅一下,也沒什麼不好的。
她對關絲雅的這個做法是深惡痛絕。
出道至今,周雲演過好幾部戲了,其實還真沒有碰上過像關絲雅這種明目張膽去軋戲的不敬業現象,之前也就是在拍《落葉之語》的時候碰到有人臨開機放鴿子了。
為什麼大家這麼講敬業?
因為影視劇這一行是集體工作,一部劇,不僅是臺前的演員,還有很多的幕後的工作人員,大家把自己一年中的好幾個月甚至是一整年的時間都投入到這個專案中,都指著這個專案吃飯,如果因為你一個人的原因導致這個專案出現了延期或者是直接黃掉,你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你一個人,還是這個專案上上下下好幾百號人的飯碗和生計。
如果不是因為如果拍到一半辭演會導致劇組損失慘重,曾莉莉又怎麼會在自己先生得癌症的情況下,還優先在劇組裡把自己的戲拍完才走?
這不是她一個人的事,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工作。
……
這個時候,《victor》的《盛裝之下》專欄第一期也終於推出了。
這個合作專欄不僅發表在雜誌上,也釋出到了《victor》的官方媒體上。
第一期寫專欄的人涉及《盛裝之下》劇組的八個工種,演員周雲和曾莉莉,導演寧昱風,還有副導演、攝影師、燈光師、場記等等。
時尚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這是這一期的主題。
與此同時,第一家獲得《盛裝之下》獨家採訪機會的稿子也刊發了出來。
兩邊前後腳,把很多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盛裝之下》這部劇上。
本來這部劇就因為周雲主演而備受矚目。
只不過,現在每天的資訊很多,如果《盛裝之下》很長一段時間不出現,大家也就忘了。
這部劇的目標觀眾就是職場女性和對時尚感興趣的人群。
大家並沒有那個野心,把這部劇打造成一部男女老少皆宜的電視劇。
所以,關於這部劇怎麼做宣傳,其實也比《問心》這樣的劇要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