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滿意並不僅僅是李桂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一言推動了“攤丁入畝”政策的進行,更是因為李桂讓他對王朝興衰之事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此人真國士也!該怎麼賞他,升官這也太快了!嗯,還是賞賜他的妻妾子嗣……那秦可卿與皇家的關係眾大臣幾乎都心知肚明,聽說給他有了孩兒,不過只是個妾室……哼,實在有辱皇家顏面……”
雍元帝並不是大肚之人,第一次給李桂升官是因為不升不行,不升,品級太低,不放便搞銀子,第二次是因為李桂的差事辦的實在漂亮,另外他還另有深意,所以才再次給李桂升了一級。
而這次的功勞,提出與推動“攤丁入畝”進行的功勞,按照道理來講實際上應當比到金陵搞銀子要大的多,更應當給李桂升官。
但是雍元帝覺得李桂的再生就是四品官員了,年紀也太輕了,年少高官並不一定是好事!
但是同時雍元帝覺得不對李桂賞賜又不行,因為對李桂賞賜實際上包含著他對“攤丁入畝”政策的態度。
所以想了一下,雍元帝決定還是和上次一樣,賞賜李桂的妻妾,然後他就自然的想到了秦可卿。
之所以想到秦可卿還是因為李桂……內在原因還是那句古老的話——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如果李桂默默無聞,不值一文,雍元帝大概也不會想起秦可卿來,但李桂如此人才,關鍵是又如此為他出力,投桃送禮,他也想把與李桂的關係變得更好、更親密,然後自然的想到了秦可卿——憑藉秦可卿與皇家的關係,這可是李桂與皇家自然的親密的關係!
想到這裡,雍元帝都有些佩服他老爹泰寧帝的高瞻遠矚了!
不過作為一個比較敏感、苛刻的帝王,他還是覺得秦可卿在李府的地位有些低,傷及皇家顏面了——妾室在這個時代畢竟只是男主人的玩物,在雍元帝心裡秦可卿畢竟有皇家血脈,現為玩物,李桂的名聲又會將之放大,他心裡焉能舒服。
眾大臣阿諛奉承了一陣子之後,雍元帝輕輕咳嗽了一聲,然後說道:“難得諸位愛卿如此同心,此國之興也!如此此策就定下了,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滋題事大,需要搞個章程,沈愛卿、丁愛卿、李愛卿、劉愛卿、和親王、安親王一同辦理,所需人員上報排程。”
“皇上聖明。”
“皇上聖明。”
……
一片拱送聲中,雍元帝起駕而去。
而雍元帝離去之後,大殿裡的氣氛頓時變了樣,變得默默,甚至有些冷靜肅殺,更沒有一個人向李桂說那些見識高遠的奉承話。
原因很簡單,李桂的話雖然讓他們震撼,但對他們也是一種脅迫,脅迫著他們把腰包裡的銀子掏出來。
這被逼著掏銀子,還要給笑臉,諸位官員還沒有這麼低賤,更沒有這個心情。而且這時候和李桂熱絡也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因此大多數官員都是默默從李桂身邊走過,裝作看不見他,至於忠信王,走過李桂身邊時則是重重的哼了一聲——他沒法忍住,他沒想到自己千防萬防,還是著了李桂的道兒,顯示了他見識的淺薄,表演了他的愚蠢!
當然也有少數幾個贊同李桂的,經過李桂身邊時對李桂點了點頭——人間畢竟有正義明裡之士,朝堂也有,只是不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