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能行吧!聽說這李大人是個很有本事的人!”
“我覺得不行,這前人何嘗做過,李大人有些異想天開。”
“管它行不行,反正對咱們有好處?”
“嗤!你一個買餅的,能得到什麼好處!”
“你這人!這樣的大工程一定要來很多人,人多了吃的就多了,我怎麼著也能沾點光,你瞧瞧這陣勢,以後上工的還能少了!”
“咦!你小子挺聰明的,明天我就把我的混沌攤弄到這裡來。”
……
在眾人議論紛紛,發表觀點、尋找商機的同時,遠處的逸雲樓上,妙玉正和一個青衣老者遙遙而望。
其實擠在前面,看熱鬧的都是市井小民!在這個時代,有些身份、地位的是不會站在人群中的!
而妙玉之所以在此,一是是因為忠仁王倒臺後,張家頭上沒了懸頸之劍,妙玉不用借用賈府之力自保。
另一個則是因為李桂,李桂提出的開海禁的策略,讓妙玉看到了希望,所以探聽到這個訊息,在李桂來金陵沒多久,她就回來了。
而那老者則是妙玉的爺爺,趙文重之前的大虞朝宰輔張輔常。
至於逸雲樓,則正好是張家的家業!
而張輔常雖然位極人臣過,見多識廣,但誠如那些市井之人所言,李桂這種政府主導的商業開發模式張輔常也是第一次見到。
而因為身居高位,又喜歡經濟,張輔常看的自然比尋常人深遠了許多。
他可以看到李桂此舉的好處,繁華了金陵;給人提供了工作的機會,也就是讓窮人能賺到銀子;再往深處則是各木料場、採石場、磚瓦廠生意的紅火,這又能給尋常鄉民一些活路,同時市井小鋪、甚至菜市、肉市都會因此繁盛;再往深處則是稅收的增加,這樣有了銀子又能做好多事。
可以說張輔常可以看出李桂此舉,是一著落下,全盤皆活的妙招!
這樣的招數即使是他也深感精妙!但是他還是感覺到這裡面有一個隱患,那就是此招能行嗎,具體講就是這些房子建了能賣的出去嗎?
這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而即使如此,不論成與不成,這並不耽誤張輔常對李桂的欣賞,這是因為在他看來,不論是成還是不成,李桂的這個想法確實特殊。
另外一點在於李桂敢去做!
這一點比上一點還要讓張輔常佩服,因此在張輔常看來李桂是在拿官帽、甚至性命去做這件事。
這份膽氣,猶為可嘉!
“玉兒,你可知李桂其人行事如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