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的內容月考是《四書》習文一篇,也就是用《四書》裡的一句話或一段話作一篇文章。
這個看似簡單,實際上想寫好並不容易,因為要寫好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熟背經書,這樣還能引經據典;第二是正確的禮節經書,這樣還能引用的正確。
而季考與歲考則加上了表、策等實用性文體。
至於生員的福利待遇,除了見官不跪,免除徭役之外,廩生與增生有月米六鬥,可每月在應天府衙門庫房領取,也可年終一起取。附生則沒有。
李桂成績乙字第二十八名,正好屬於增生。
講完這些之後,劉子山大手一揮,設宴太白樓。
隨後眾生員三五成群、歡天喜地的往太白樓而去,途中互相攀談結交,互相吹捧熱鬧非凡。
李桂是不願意主動和他們攀談的,以他的心裡年齡已經不願意把精力浪費在這些可有可無的事情上。不過這期間也有幾個生員與他敘同年,他們都是先自報姓名,但聽到李桂的名字後往往會愕然一下,然後隨意交談一下,問下去哪個書院讀書,三言兩語之後,便拱下手離開了。
這樣的態度帶著明顯的冷淡,有著很深的不願結交的意思,李桂明白之所以如此可能與他出身為僕有很大的關係。
畢竟大虞朝也是講究出身的,而且和其他一樣,娼妓子孫、僕役、罪犯以及其後代是不允許科考的,他雖然沾了賈政的光,但卻揮不去其他生員心裡的暗影,他們是有點不屑於與他為伍的!
不過對於他們的態度,李桂並不在意——他也過了在意別人態度的年齡,很清楚我就是我!
……
時光回溯……
因為要上朝點卯的緣故,三更天時賈政就起來了,這不僅是因為榮國府距離紫禁城有一段距離,更是因為從紫禁城到乾清宮還有一段距離。
這段距離是不短的,從東華門的下馬碑開始,經過文華門,過了內水河的小石橋,到了箭亭廣場,再經過景運門,才到乾清宮。
而這段路程只能步行。
賈政起這麼早,目的還有一個,那就是蹭燈!
皇宮內嚴禁煙火,但內水河的河水也不是吃素的,特別是天寒地動之時,自大虞朝立朝以來,腿腳不好的老臣掉進去,掛了好幾個!
泰寧帝登級以後便特許年紀大的幾個重臣可以掌燈。而其餘人自然跟在了後面。
一般來講眾大臣只需在冬天蹭燈,但相伴而行,久而久之的養成了習慣。
當賈政來到紫禁城的東華門時,天色依然漆黑,東華門還沒開,幾個燈籠紅彤彤的刺眼,看了眼前方里側的燈籠,賈政習慣性的走到了首輔趙文重的身後。
而他剛剛站定,耳邊就響起了梅知孚的聲音“存周果然慧眼如炬,佩服佩服。”
感謝鵬十,黃權波等的打賞,感謝各位的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