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皮爾記上下徹底清閒了下來。
不過面對這份清閒,眾人的心態並不相同,李桂是知道忠仁王的結局的,清楚眼前不過是一時之難,因此心情最為淡定!
而且他覺得這一時之難對他來說也並非一件壞事,首先是他越是堅持,因為他與榮國府特殊原因的緣故,越能顯示出榮國府對忠仁王遠離的態度,風物長宜往遠量,這對他以及榮國府都是有極大都好處的!
其次他覺得這樣的時刻可以看清很多人,很多事。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李桂心裡漸漸起了一絲隱憂,那就是堅持是會產生影響力的,雖然忠仁王的這道命令意在拍打賈政,但未必不包含著讓他低頭的意思,起初忠仁王可能不在意他的態度,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呢,見他始終不低頭,看經濟封鎖不行,對他進行人身攻擊……
在後世這樣的例子很多,漂亮國為達目的就是這樣說,為達目的,選對對手經濟封鎖,經濟封鎖不行就武力攻擊。
但是李桂又覺得這個問題他不應該多慮,因為往後的日子忠仁王會自顧不暇,而他會試一過,作為士子中的鳳毛麟角者,忠仁王即使想對他動手,也要斟酌一下。
因此李桂的心情最終還是淡定了,不過這隱隱的擔憂還是在心底!
而面對這份清閒,李桂外在的心情雖然淡然甚至是有些享受,但皮爾記其他人,甚至包括晴雯的心情就不一樣了,縱然李桂對他們講了熬一熬就過去的話,但他們卻沒有後眼,在心裡並不能完全認同李桂話裡的潛臺詞——忠禮王會倒臺,也因此他們認為李桂在賭,賭錯了以後極有可能是萬丈深淵!
這是長遠的!而眼見都卻是天天顆粒無收,坐山吃空,又因為他們的利益,晴雯更是連人身都寄託在了李桂身上,所以不論是長遠還是眼前都讓他們感到焦慮。
當然門前的人丁冷落也讓他們感覺到了不人心的薄涼。
而皮爾記眾人中最焦慮的當然是晴雯了!她又是急性子,榮國府裡還有些剩下的活計沒完,因此她依舊天天往榮國府裡跑,與探春一起共話衷腸,停留在榮國府的時間甚至比以前還長了……
……
而每月的二月二十二、二十三號正是下弦月之時,也就是月牙緊是一彎細線,接近於無的兩天。
也因此太陽落山沒多久,夜幕就已是漆黑一片,星陰月微,但李桂可以秉燭遊……
當然不秉燭遊夜沒有法子,李桂可以猜測此時如果他邀請別人宴飲,只怕幾乎都會推脫身體不適,而即使遇見他也會退避三舍。
這是人之常情,趨利避害。
因此李桂早就打消了外出消遣的心裡,晚上又悶熱,這麼早又睡不著,因此他讓山童在桂樹上掛了紅燈籠,擺上了象棋,喊來了卜固修……
畫面仕女的摺扇輕搖之間,時間慢慢流淌……而李桂才和卜固修殺了三局,就聽到了大門”鐺鐺”的相聲。
“這是誰?這麼晚來,有些不合禮數啊……”
這個時代拜訪人是有講究的,一般在白天,最好在早上到中午這段時間。而至於來人可能是買東西的,李桂想都沒有想——這白天都沒有人買,何況晚上!
而在他思忖之間,山童已經匆匆跑了過來,脆聲聲對李桂說道:“老爺,俞老爺求見。”
“這個時候他居然敢來!他一定聽到訊息了……板蕩見人心啊!此人可深交……”
聞言李桂‘唰’的一下站了起來,一邊思忖著,一邊往前院而去,心裡已是有些感動。
……
剛進入前院,李桂就看到俞圖一身黑衫,手裡提著個酒罈,站在門口處掛著的氣死風燈籠旁。
黑衣夜行,李桂估計俞圖還對東宮有所顧忌,但他畢竟來了,更說明他有心結交他。
至於俞圖之所以敢來,按照李桂的理解,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士子一層與皇權的爭鬥,紅樓世界也是如此,士子一層與皇權的關係既合作又鬥爭,一句話士子一層並不完全賣皇權的帳!
之所以如此,這背後其實是士子理念與皇權的分歧導致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儒家出世的思想,使他們對國家治理權有著很深的渴求,很希望皇帝是個傀儡,他們寫個治理的章程,皇帝只管蓋章;而皇帝則希望士子像個工具人,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