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昨日李桂派人遞了張狀紙給本官,本官觀之,不過是些銀錢上的嫌隙,存周居中斡旋一下如何?”
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精神,劉正德輕描淡寫道,黑隆隆的夜色裡,雙眼卻錚亮。
賈政是實誠人,而且榮國府最近事情一直不斷。匪寇雖然搶的是賴大家,但賴大畢竟是榮國府的大管家,外人認為他的事是榮國府的事,在賈政心裡也這麼認為,至少認可一部分。而他又不是喜歡俗世的人,因此回道:“多謝大人相告,待我回府詢問一下。”
“如此甚好,回頭本官也和那賴大說一說,讓他把銀子歸還。”
劉正德回禮道。
他很清楚這件事賴大不出些銀子也是不行的,最起碼要把借李桂的銀子給李桂,買晴雯的銀子也儘量要還,這樣事情可能就了了。
……
而此時賴大卻在他自家院子後花園一處小房裡輾轉反側。是去是留這個問題他一直考慮著,他可以趁機贖身,但是這一場搶掠,搶去的不僅僅是他外在的浮財,燒掉的也不僅僅是他的大部分府邸,還有他放印子錢的契書。
去了固然能止損,但這些銀子,在沒有契書的情況下,要是再沒了榮國府這個靠山,這些印子錢有些不太好收。
至於禮王這個靠山,他是暗中靠上的,不可以明之。
思來想去,賴大覺得走的太不值得,因此決定繼續留下來,最起碼暫時要留下來,然後下面的問題就自然來了——即使暫時留下來,他也要有幾間房子,也要維持表面的體面。
隨後他繼續輾轉反側,想著要蓋幾處房子,需要多少木料,多少青瓦,倒何處找工,需要多少銀子,估算者手裡可以活動的銀子。
手裡的銀票還有二萬餘量,但印子錢要等秋年到年關之間才能收上來,而這期間,中秋節時各處打點就要一萬餘兩,而他這處宅子即使修修補補一萬兩不一定夠,而要是簡陋些,排面上又過不去……
人生第一次賴大感覺到了手頭銀子的拮据,同時把李桂的鋪子弄到手的心裡也更加急迫了——李桂的鋪子有多大利潤他現在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李桂的鋪子是賺錢的,每天必有流水的進賬。
因此天色放亮之後,賴大就先去找了薛蟠,希望薛蟠能夠便宜些給他些木材。
同時心裡著急的等待著李桂的回話,並想著如果過兩天李桂再不回話,就請陰伊再和他一起去一趟皮爾記。
上次李桂答應考慮考慮,他覺的陰伊還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
旭日東昇之時李桂才懶懶的起了床,隨意點心了一下之後,左右無事,去了茶室,而後詹光和卜固修走了進來……
將近中午十分,趙沐陽派家丁送來了帖子,相邀太白樓。詩酒趁年華,這種生活方式其實是這個時代上層人的日常。
因此到了中午十分,李桂帶了鄧會施施然而去——他沒乘馬車,一來太白樓距離皮爾記不是很遠,也不過三刻鐘的事,二來馬車要留給晴雯。
李桂到來時俞圖、趙沐陽、劉德山等同年已經到了,行禮寒暄罷,只是等了一小會兒,人員便到齊,隨後酒菜流水般的端了上來……
三巡之後便是互敬,今日李沐陽為主,輪到李桂敬酒時,李桂舉杯說道:“今日多謝沐陽兄盛情,人生若能日日如此,豈不快哉!”
李桂說這話的用意是想把狀告賴大的事傳播出去,廣而告之,以得助力。但是最後那就話卻是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