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臾,俞圖趙沐陽等人次第來到……最後一次寒暄,分主賓坐定,李桂忝為主人坐在了上首。然後翠袖羅衫的侍女走了進來……
酒過三巡,互敬了一陣子,趙沐陽便嚷嚷著要看歌舞,隨後六個輕紗女子魚貫而來,其中兩個懷抱著琵琶。
行禮之後,兩個懷抱琵琶的女子套著白玉斑指的手指一揮,嘈嘈叼叼聲裡,開口唱道:“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唱個曲兒,這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
歌女聲音曼妙,但剛剛唱到這裡,趙沐陽便大聲嚷嚷道。
而詞與曲雖然都能唱,但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具體而言,曲與詞的主要差別在於詞不能用襯字,詞譜規定一片是多少字,就是多少字,而曲可以大量自由地使用襯字。
其次曲與詞用韻不同,曲可平仄通押,可重韻,詞二者皆不可。二者所據聲韻系統也不同。
第三,曲不忌俗字,可用我你我這廂那廂等等,詞一般則不可。
也就是說從詩到詞再到曲,在“雅緻”的含量上是逐漸降低的,曲已經到了通俗的地步。
“你這個俗物!”聞言俞圖笑道。
“哈哈,大家出來玩樂,何必正經。”趙沐陽笑著回道。
那歌女倒是懂得趙沐陽的意思,起來一躬身,坐下後,朱唇微啟唱道:“你個小冤家,整日不歸家……”
……
歌舞歡喧中,花巷青樓雖然依舊燈火通明,但周邊的燈卻漸漸的滅了。
……
鐮月藏進雲翳的一瞬,三個黑衣的蒙面人驀然出現在了榮國府西南角約百丈處,隨即黑巾後傳出一道壓低了的聲音:“注意,儘量別傷人,只取財物。”
聲音是趙若華的……
對於李桂是否會把訊息透露給賈政,他並沒有太多的擔心,因為從上次的事件中,他感覺李桂是義氣之人!
而實際上驅使他把鐵鷂子要搶掠榮國府的訊息傳給李桂,也是義氣!
只是他的這份義氣包含了兩種含義,一是他個人的,他是個義氣之人;第二是行業的,行行有道,自然也包括匪寇這一行,雖然乾的是搶掠的事情,但在道德上卻往往會給自己戴上一頂義的帽子,搞什麼聚義堂,樹什麼替天行道的大旗,以使自己的內心不受到譴責。
而趙若華探得的訊息也是不全面的,並不知曉李桂是不是在府中,但卻知道榮國府成了李桂的親戚,這搶了恩人親戚的東西,再傷了恩人的親戚,趙若華自己都覺得說不過去,以後無顏面對李桂,所以他才特意再次叮囑了一遍。
……
“咕嚕嚕咕嚕嚕……”
這時不遠處的榆樹上傳來了夜梟的鳴叫聲,寂靜的夜裡特別清晰。趙若華警覺的抬起頭望去,枝繁葉茂的榆樹卻已經與黑夜融為了一體,甚至比黑夜還要黑,趙若華根本看不清什麼。
但是隨即他就再次說道:“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