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或許是女子柔弱的本性,或許是這種變故下兔死狐悲的感觸,馬車裡晴雯慢慢靠近了李桂……
半途中突然問道:“老爺,你……會不會有事?”
這正是晴雯所一直擔心的,畢竟這是實行株連制度的社會!
李桂雖然從《紅樓夢》的劇情,以及泰寧帝的舉措中推知他應當不會有事,但是他也明白,會不會有事只能是應當沒事,因為他所處的環境變了,因為秦可卿結局的變化,泰寧帝對榮國府的心情也變了,而上有所好,下必效矣,這這個變化的過程裡,會不會波及他,波及他多少,就像是蝴蝶效應一樣,現階段下李桂並不能推測出來。
畢竟現在他身上的標識乃是實打實的榮國府嬌客!
但這些話沒必要向晴雯說,給她說了只是讓她徒增傷心而已。
……
而在李桂和晴雯出榮國府大門不久,賴大也出了榮國府的大門——剛才夏秉忠帶人進來時,他正要去瑞萱堂,不過看到廠衛後,他又退了回來。
而他出榮國府自然不是去營救賈政、賈赦他們,而是去救他的兄弟賴升。而與賈母的慌亂相比,賴大的步伐有些篤定——剛才他已派了他的心腹賴芒去了禮王府。
路上賴大心裡慶幸著……又感覺這樣前腳送禮後腳就去求人,行事有些太刻意,不過想到袖中的銀票他心裡就釋然了。
……
回到皮爾記的時候,已經過了中午十分,玉娘急忙熱了飯菜端了上來……
而即使時吃飯時,夏秉忠帶走賈政、賈珍等人的場景依然不時在李桂腦海裡淌過,那整齊的盔甲,閃光的腰刀,特別是人數眾多所產生的如山似海的氣勢,至今都讓他有一種無力感,一種危機感!
而晴雯也是默默著,雖然在這事在事實上與她關係不大,但她畢竟在榮國府裡生活過,心裡自然是唏噓,難以像以前那樣心情舒暢。
吹過飯之後,李桂吩咐詹光去買些禮品,然後習慣性的走向了書房。不過他沒有看書,而是端著茶盞沉思著,沉思著榮國府的問題和他的問題……
從賈政對這件事情的處理上,他終於感到《紅樓夢》裡對賈政的評價是真的,他就是一個無用之人……因此對於他是否能夠扭轉榮國府這艘大船的航向,李桂很持懷疑態度。
所以李桂還是自己很有必要親自去靠近禮王,去抱禮王的大腿,但是禮王現在正在龍潛之時,而以他現在的社會地位,對禮王並沒有什麼用處,李桂估計也不好報上。
另外他那薄薄的詩名實際上與禮王潛伏的姿態相矛盾,也阻礙了他向禮王靠近,當然他也明白他現在也沒有靠近禮王的機會。
當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或許能找到機會靠近,但那又如何,如果榮國府不改變航向,那就與榮國府的航向相駁,立場大白之時,肯定會有人罵他忘恩負義,投機鑽營。風評之下,他個人的吉凶還是難測。
而實際上李桂覺得由於他身上的榮國府的標籤,即使他靠近了禮王,榮國府不改變立場,禮王也不會接納他,最少是不會真心接納他。
想來想去,李桂還是覺得榮國府改變航向,自己稱著東風靠近禮王是最坦蕩的一條人生之路。
但隨即又想到了榮國府,沒有一個運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