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字據!”
陳洛一愣:啥?立字據?
就在陳洛發愣的功夫,公孫博已經拿出了紙筆,塞進陳洛手中:“我等法家門人,不信口舌,只看字據!”
陳洛看著公孫博認真的模樣,嘆了一口氣,提筆在那紙上寫了一份保證挽回開封府聲譽的字據,交給公孫博。
公孫博接過字據,微微皺眉,看向陳希亮:“陳前輩,有你在場可以做個見證,老夫就不要求柱國畫押了!”
陳希亮點點頭:“你放心,柱國性情敦厚,心思實誠,說到一定做到。”
公孫博皺了皺眉。
你在說什麼?
是人話嗎?
眼前這位可是被聖堂韓昌黎評價為“心竅玲瓏,機巧無雙”,你說他“性情敦厚,心思實誠”?
以為老夫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嗎?還想騙我?
陳希亮,枉你是偏倚處的老前輩,心黑的呀!
“還請柱國早日動筆!還開封府一個公道!”公孫博收起字據,又是一行禮,“在下還有公務,就先告退了。”
說完,公孫博轉身離開。
“唉,這公孫博,是個合格的副相。”看著公孫博的背影,陳希亮感嘆了一聲,又有些關切地看著陳洛,“開封府有此困境,也並非是你那一出《竇娥冤》能唱出來的。百姓能有共鳴,說明心中早有積怨。”
“公孫博也明白此事,所以並未讓你註明期限。”
“應承公孫博的事,你有把握嗎?”
陳洛輕輕笑了笑:“前輩放心,我心中已有對策!”
……
“能有什麼對策啊!”回到法相書房,有些頭疼。
之前想的很簡單,開封府嘛,包青天一出,鎮壓一切牛鬼蛇神。
在自己穿越來的那個世界,即便文學作品浩瀚如繁星,但是一說起為民做主的清官,每個人都會想到那個滿臉黑炭,眉心月牙的青天大老爺,就足以說明這個形象深入人心的程度。
那放在這個世界,豈不是無往而不利!
配合那專屬BGM一響,開封府的聲譽簡直不要太好。
正因為如此,所以陳洛放心地在《竇娥冤》中黑了一把開封府。
但是很快,陳洛發現自己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
“包青天”這個文學形象,首先出現是在明朝石玉昆的長篇《三俠五義》之中,這也是第一部武俠。
但《三俠五義》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將包拯神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