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
公孫博都快被陳洛的問題給氣笑了。
你自己做的孽,你自己不認賬嗎?
對於陳洛,公孫博是充滿了敬佩的,但是多年偏倚處的宦海沉浮,讓他明白將法的希望放在陳洛身上,還是太過渺茫。
官場、世家、聖族,這是一個圈子,存在無法傾覆的基礎。
這是完整的體系,而個人又怎麼能對抗體系呢?
商君試過,結果身死道消;其餘的法家大能也都試過,但是最終能夠成聖的都選擇繞開那條禁忌。
看看前任法相宋慈吧,都沒有去直接對抗他們,只是完善了屍檢之道,就被他們施加壓力掛印而去,隱姓埋名三十年!
所以,哪怕在陳洛上任後,他依然只是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不親近,也不疏離,只要不投入希望,就不會失望。
但是,這一次,他必須要找陳洛理論理論了。
“柱國的《感天動地竇娥冤》是越來越火了!”公孫博沒好氣地說了一聲。
陳洛點點頭:“謝謝!”
一旁的陳希亮嘆了一口氣。
這小子,怎麼就這麼實心眼呢!
公孫博雙眉倒豎,說道:“我覺得柱國可以再寫一篇文章,叫《飛來橫禍開封府》,您覺得如何?”
陳洛:(#゚д゚メ
臥槽,這幾天光想著風南止和六師姐的事情,把這一茬給忘記了。
《竇娥冤》裡自己將反派官府直接定位成了開封府了!
“啊……怎麼?對開封府的影響很大嗎?”陳洛有些心虛地問道。
“不大!”公孫博沒好氣道,“就是開封府官員紛紛提出了辭呈,《竇娥冤》越火,辭職的人越多。”
“眼下,這出戏已經開始全國巡演,對開封府那是一個秋風掃落葉啊。”
“所到之處,當地開封府的官員至少離職三分之一!”
“柱國,要不直接把開封府裁撤了吧!”
陳洛:(*゚ェ゚*||
“老人去了也就罷了,關鍵是新人也不來。”
“此次恩科,我開封府預收錄計程車子連十人都不到!”
“預收錄?”陳洛疑惑地望向陳希亮,陳希亮開口解釋道,“那些專攻法家、算家、農家等聖道有所成就的學子,都是香餑餑,基本在科舉之前,就會被各司衙門列入名單,預先錄用到本部門,只等科舉名次出來後定下品秩。”
“即便名落孫山,還是可以給一個觀察的位置,等待來年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