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成書於上古人族弱小之時,彼時巫妖之爭剛剛落下帷幕,妖族勢力如日中天,人族以部落形態散落天下,還在苦苦尋求強大之路.
就是在那樣的歲月中,人族用自己的勇敢與樂觀碰撞出文學的火光,形成了一首首流傳的詩賦.
後來至聖孔子周遊天下,便重新整理了這些古老的詩歌,彙整合了《詩經》,並且稱其為萬民詩!
"沒聽說氣運祝福時會激發萬民詩啊,諸位可知道先例?"那大儒望向其他人,眾大儒都是微微搖頭,只有一名大儒略微沉思,猶豫道——
"在下家中古籍曾記載,人朝建立,奉孔聖為至聖先師時,天頌詩三百."
眾大儒紛紛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們原以為儘量高估了陳洛,沒想到,最後還是小看了.
"是教化!"一名大儒說道,"陳洛之道,道在萬民.他雖然不入官場,但依然身負民心.如今氣運賜福,天下民心所向,這才激發了萬民詩."
"了不起啊……"
眾大儒聞言,紛紛點頭,重新再望向那皇城上空幹旄旌幢的虛影,羨慕之餘,又帶著景仰.
揹負這樣的氣運,誰還敢說他年少!
而此時,顯然皇宮內也因為這史無前例的萬民詩給震驚到了,導致整個大玄都看到那本應在賜福詩詞之後進行的冊封足足晚了半刻.
直到天空中的幹旄虛影消散,終於有一道聲音再次響起,並透過官印傳遞天下.
"上有蒼天,下有黎庶,今日共同見證,大玄皇帝葉恆拜安國公陳洛,為大玄法相.以法劃界,護我人族,帶礪山河!"
這話音落下,只見皇宮之上,浮現一道頭戴冠冕的虛影,與此同時,那虛影也透過官印,投射在大玄處處.
那冠冕人影展臂攏手,深深一拜!就在這身影拜下的瞬間,天南地北,所有大玄官職在身之人,也同時下拜.
此時還能站立之官員,唯有文相\政相\兵相三人.
君王下拜,百官俯首,這是為人臣最高光的時刻,但是同時,也是君王將這天下的重擔分出了一份落在了你的肩頭,是這百官將以你為表率,為民福祉.
運鍾八響\氣運賜福\君王拜相,這便是新任大相上任的三禮,一人一生也只能受一次而已.因此像韓青竹這樣掉換相位的,並不需要重新行此冊封.
至此,冊封大典就此走向了尾聲.新上任的大相眼下不必回拜,日後做的如何,百姓心中自然會有一杆大稱.
但冊封雖然結束,另一道儀式才剛剛開始.
只見中京城東方文昌閣所在之處,一道文華沖天而起,周左風帶著數十名大儒腳踏青雲,手執經典,行禮道:"文昌閣賀法相歸位!"
中京城南方,正大堂光芒大放,韓青竹領數十名正大堂大儒手執大玄名冊田書,齊齊行禮道:"正大堂賀法相歸位!"
祝賀聲停頓了片刻,只聽中京城北方,一隊身著鐵甲的騎兵快速從北城門而入,手中威武府的大旗迎風飄揚.
這一隊騎兵同時拉住韁繩,齊齊握手成拳,敲在鎧甲之上,大聲喊道——
"萬仞山將士,奉兵相令,疾馳八千里,代威武府賀法相歸位!"他們沒有舌綻春雷,但是那聲音卻同樣傳遍了整座中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