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當初馬祖道一,真的成為南禪八祖,而不是人們口中的馬祖,只怕菏澤宗也會鬧出糾結。雖然事實證明,後來菏澤宗不如南嶽和青原,但是神會大師還是不折不扣南禪七祖。
後來朝廷受到了一家獨大,南嶽馬祖一系的影響,把懷讓大師尊為禪宗七祖,但是自此道一還是馬祖。因為佛門不爭,馬祖更是深諳其道!
當然文偃大師這樁事情,也有人私底下認為,這時明顯是事出有因。因為師備大師源於雪峰義存法系,得到過義存大師認可,和文偃大師算是師兄弟。
後來師備大師去江西境內,成一代禪門宗師。門下文益大師更是出眾襲法,得到如今南唐朝廷,李氏的盛大禮遇,成為自義存大師後,法系又一個有名宗師。
不過偏安南唐小朝廷,如今怎麼能和當初,盛世的大唐比較?
偏偏讓人有些意外的是,雪峰義存大師在晚年,又收參學的文偃大師這個奇才。當初在金陵的文益大師,因為文偃大師高出一輩,甚至建立雲門宗,心中是否有不忿,自然已經沒有人知道。
不過吉星還是揣測,是文益生怕自己地位,因為嶺南文偃的出現,而被義存大師再次否決師備大師一系,於是對同樣出於雪峰的文偃有所不容,到處宣揚文偃乃是馬祖一系。
按照高祖和劉晟先後的禮遇,吉星認為是最後文偃大師沒有辦法。因為同樣是佛門南禪,六祖慧能法脈下弟子,同樣追求頓悟法門,怎麼能因為糾結於法脈,而讓自己墜身於俗世虛無。
這點才是吉星最欣賞的,如果因此影響修行,那皈依於佛門還有何意義,於是文偃大師只有遠遁,在嶺南韶州祖庭附近傳法,最終成就了一代宗師。
在齊王的記憶裡,靜心修行的文偃大師,參禪知聖羅漢如敏大師後,再次承襲馬祖座下,另一系的真傳道脈,自此在鼎盛的佛門南傳禪門中突起。不但修建禪門最大的禪庭,而且修繕祖庭南華寺。
甚至在嶺南平靜安穩的生活中,再和金陵文益大師分庭抗禮。不過吉星稍微有些遺憾,因為如今兩個人,都已經涅槃極樂。作為佛門弟子表面不會展現爭強好勝,誰也不知其中真正原因。
按照興王府在金陵的探子來傳,這些隻言片語,卻足以令人浮想翩翩。
作為文偃大師的弟子,此時枬寒故意在澄遠面前,單提馬祖的這些門人,甚至把這樁公案,對澄遠說出話來,其用心讓人馬上便明白過來。這看著道貌岸然,甚至風度翩翩的枬寒,果非易於之輩!
妲姬有些起鬨,風璧微有些理所當然,石舞有些正常禮遇,但是似乎讓澄遠雲淡風輕!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合十低誦佛號,澄遠一臉寶相莊嚴。雖然看著面相不過青年,卻帶著寶相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