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道子
施真人此時看著那個,一直在石頭上睡覺的道人,字圖南,人稱扶搖子,乃亳州真源人士。
江湖上人稱睡仙陳摶,更是當代華山派宗主和創派人,和這個圓臉的醉仙譚峭齊名。之所以鼎鼎大名,因為他也是唐末地仙,有著真仙之稱的何昌一親傳弟子。
此時陳摶臥坐在那裡,聽了施真人的話,不知道是不是聽到,看著卻也沒有吱聲。但是仔細看去他的神情,明顯悠閒的眼睛半閉半開,靜靜的似乎看著天際。
大家透過鬆枝和古樹,可以看到那裡浮雲幾朵,雲霧之間天色爛漫。他卻仍然紋絲不動的,半臥坐在那青色石頭上,看去恍如一尊石像一般。
這裡的幾個人,那都是當代修行的高人,每個人在修行一途,都是經歷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修行。靜候的耐心自然是有的,何況施真人說出來這件事情,似乎肯定關係到天下的未來。
雖然說這裡每個人,都可以獨立主宰天下。但是誰都也知道,天下的未來,不是一個人說了算。即使陳摶自認卜算、相面之術天下第一。但是在這些人裡面,哪一個都不會比自己差。
道尊施真人,陳摶知道所學諸多,並且身兼三家道門學說。當年也曾經和陳摶、譚峭的師傅何昌一、麻衣道士是師兄弟,按說師出同門。
後來施真人得到道隱白雲子衣缽,承襲上清茅山宗宗師的位置,自此成為天下道門至尊。
指點過施真人的鐘離權,是唐末道門三聖之一,都不得不尊施真人為道門至尊。因天下道門,唯《太上升玄經》乃是指導修行的法門,《道德經》衍上清諸法,謂道法皆在上清派。
就是同樣得《上清思真煉神妙旨》的唐末道門,前代三聖之一的道尊閭丘方遠,得知施真人承襲白雲子道脈後,都不得不推掉自己昔日道尊名頭,從餘杭大滌洞跑去茅山,朝見施真人法系。
雖然後來道門諸脈各有緣法,但是施真人近三十年,終究是當代道門至尊,這不是普通修真的人,可以得到的因緣。
施真人自己反倒是沒有在意,當年諸脈修行緣法不和分離,各自去發展自己的修行。初始施真人還各家調停,後來天下大亂,諸法意見更甚,施真人分散自己專長,據說他一直專注飛昇一途。
如果由他來深研卜算,當今天下諸事緣法,只怕遠遠在自己之上,所以此時的陳摶,也不敢有絲毫大意和疏忽。雖然看似似乎沒有在意,但是對於施真人的話,陳摶聽得清清楚楚。
修行上百年的施真人,可不是普通道家修士,這是個已經超越生死的異士,陳摶自然早就看出來,自己這個亦師益友的道友,早就超脫世俗修行的框架,這些人顯然和他有些距離。
同為修真人士,尤其是修行頗有心得的人來說,任誰在施真人面前都要慎重。
不論身份地位的關係,達者為先的道理,大家明顯都懂,此時自然更為重要。所以大家才更會慎重,更會對施真人的話語,持慎重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