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這個少婦彬彬有禮,雖然紅著粉臉施禮,卻也大方的回應著少年。少年自然是吉星,正好看到此處安逸,尤其看到溪邊這婦人和後世人體態相同,便主動冒昧的過來詢問。
本來心裡還有些忐忑,沒有想到人家真客氣,心裡自然便多了幾分歡喜。在一陣客套之後,大家找了一處溪水極淺之處,牽馬涉水而過到了對面。
在這個年輕婦人的帶領下,緩緩朝著茅屋院子走去。
顯然這也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其實在這個時代,在嶺南這種地方,家庭格局是比較罕見的。因為即使是缺少男丁,壽命極短的家庭裡,這時代一般都有四五代同堂。
嶺南地處偏僻,自從劉家建立皇朝以來,到如今凡幾十年,算沒有連續發生大的戰爭,使得民眾還算修身養息,何況嶺南也一直也算招募府兵,讓民眾迅速的發展了起來。
這點吉星算是有發言權,這些年陸續有百姓,從中原乃至楚唐兩地,跑過來嶺南多少民眾,官府都極少統計準確。但是因為人口增長,對於當地的州府來說,還是有大功績的。
因為這邊靠近當初閩地也近,閩地前兩年被唐國和吳越所吞併,漢國因為地勢對邊界又不重視,不過在劉晟執政的年間,這些遷入的民眾表面看,大多數都在連州附近,其實這邊也算是不少。
可能真的因為五嶺天險,很多普通百姓很難逾越。不說當初唐閩兩地的嚴控,但是叢林裡的野獸瘴氣,也使得這些普通人,往往極難深入嶺南腹地。所以可能齊昌府也沒有統計到,這些偏遠人員!
不過在齊王入主齊昌府以來,因為沒有刻意派人統計,四處各地湧來的流民和災民,雖然也算大開方便之門,但是官府自然不可能處處統計。
這些進入嶺南之後的百姓,自行選擇人煙稀少的住處。然後由當地的縣府劃分,使得這些民眾得以生存。凡吉星這些天所瞭解在冊的人,超過實際人口的三成之數,其餘的看來都被大閥豪族掌控。
至於官方對外謊報的遷徙大軍,雖然有政治上的需要,但是對於此時的吉星來說。這些遷徙而來的民眾,在未來的五到十年,將會是嶺南一股不容忽視,甚至強大政權的巨大力量。
當然吉星也想試行,後世推行的民眾自留地制度,但是肯定會遭到許多階級的抵制,吉星知道自己不能操之過急。所以派出人勘探的同時,陸續也派出許多人宣傳,開墾土地的這項決定。
站在吉星後世人的角度來看,對於一個偏據遠離中原,算是化外最偏遠地區的政權,吉星自然知道要想繼續生存,甚至有著北進的勢力,就必須有著自己的想法。
雖然南漢朝廷對外自稱是國家,但是在這個時代裡,甚至就是這兩年已經瓦解了,北方緊挨的楚地政權,都認為嶺南劉家所佔據的,不過是一塊化外之地。
但是吉星明白劉家朝廷也聰明,沒有絲毫的生氣,反而感覺到高興。因為就是別人不注意的情況下,才有足夠的時間來發展。
這種被藐視的感覺,確實讓人有些不爽,但是想到以後世人的視角,對現在嶺南環境的驚歎,吉星有些激動和期盼,所以決定帶人四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