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網遊大時代> 第475章 全球首富,不值一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5章 全球首富,不值一提 (2 / 4)

相信再這麼頭鐵地堅持砸錢下去的話,5年後,國內半導體產業和技術這一塊不說領先全球,至少能達到同步領先水平,再也不會像前世那樣一直被卡脖子。

正是因為實體產業耗資巨大,科研投入也居高不下,方傑每年還得從很賺錢的遊戲、文娛、電子商務等虛擬經濟產業抽調資金貼補救濟,這手中自然就沒多少閒錢。

但話又說回來,若論紙面上的資產,2013年最新出爐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方傑以1730億美元的財富值,榮登全球首富!

排名第二的比爾蓋茨,財富值僅為870億美元,第一名與第二名的財富差距高達兩倍有餘。

之所以出現如此詭異的情況,主要是去年《方舟》在國際資本的拱火下,月活躍玩家數量又翻了一倍,而方舟國際旗下諸多子公司,在這些國際資本的操作下,也紛紛藉機在納斯達克上市,在二級市場狠狠地炒作了一番。

其次是沸騰集團旗下,除沸騰遊戲以外的子公司,如沸騰數碼、沸騰出行、沸騰能源、沸騰娛樂、沸騰網咖等諸多子公司,在20112013年期間,也如下餃子似地完成了IPO計劃。

當老闆當到方傑這份上,很多事情已經不需要自己親力親為,甚至問都懶得問,這些子公司的上市過程,他除了在相關法律檔案上籤下自己的名字,基本上就沒露面,都是各公司核心管理層自己搗鼓推動的。

旗下這麼多公司接連上市,而方傑又是這些公司的大股東甚至絕對控股人,這紙面上的身價自然就暴漲上去了。

方傑榮登全球首富之事,國內外媒體爭相大肆報道,尤其是國內媒體,真真是覺得與有榮焉,華國居然能出一個全球首富,太給家鄉人民長臉了。

然而這麼大的事情,在方傑看來本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值一提,因此也沒感受到什麼成就感。

而且這些畢竟都是紙面上的財富,美元這玩意兒,人家美聯儲要印多少就有多少,如果不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東西,其實就是一串虛擬資料或廢紙,而且貶值速度與美聯儲銀印鈔速度成正比。

所以在被公佈為全球首富的當天,窮得叮噹響的方傑就啟動了“賣賣賣”計劃,藉著剛剛成為全球首富的聲勢,到處找接盤俠,將手中諸多無關緊要的股份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撒向了二級市場和投資機構。

這種做法很像當初的比爾蓋茨,說是退休養老才廉價變賣微軟股份,其實可能只是為了套現走人。

所謂的廉價變賣股份,再怎麼廉價,對變賣股份的方傑來說,也是大賺特賺,畢竟理論上每股單位實際價值僅1元,而股價在二級市場股市裡,往往會炒到幾十甚至上百元,哪怕打五折賣出去,那也是十幾倍幾十倍地賺。

以方傑超強的記憶力,他也記不住自己在各家子公司裡的股份具體有多少,反正不少就是了,這些股份當然不可能全都賣出去,畢竟還是要保留一定話語權和控股權的。

也不可能一下子都賣掉,否則沒誰能接得住,而且極有可能引發一場全球性的股災。

所以方傑的做法就是找了個資管團隊專門處理這些事情,有機會的話,把握好度,在不會過分刺激二級市場的前提下,細水長流,一點點地減倉。

而這些逐步套現的資金,全部被方傑投入到了實體產業中。

比如第一筆上百億套現資金,就幾乎全砸給了沸騰汽車。

沸騰汽車是以租賃模式進行銷售的,且每年換新,使其投資成本回收時間很長,以前是限制產量來控制成本,逐步實現收支平衡。

如今既然新能源汽車上市了,按照計劃要大規模量產,將國內傳統造車行業一擊斃命,那麼前期墊付的成本資金就是個天文數字。

這個成本,可不僅僅只是造車的人工、材料、裝置成本,還包括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產業設施的建設成本。

比如光賣新能源汽車還不行,還得有遍佈全國的充電站、充電樁給車輛充電,如果沒有這些配套設施,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堆廢鐵。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