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歐盟,很可能會因這次雙方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沒有華國光伏產業提供廉價的原材料,國際矽片原材料價格必然暴漲,對他們完全沒有好處,到時候只能要麼停戰求和,要麼就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吞。
這些國際大事,自然有國家層面幫襯,方傑要做的,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無論國際上鬧什麼么蛾子,咱都有足夠的底氣應對。
說到國際制裁,近期還有一件趣事:澳國昆士蘭州地方法院,對方洲國際以及旗下《方舟》遊戲,作出了仲裁決定,要求島國玩家歸還遊戲世界裡原本屬於該州的領土,並提出此事應由方舟國際介入執行,否則將禁止該遊戲繼續在其州內運營。
這事兒別說是一地方法院作出的判決,哪怕是澳國官方出面,方傑和方舟國際也不會當回事。
所以方舟國際對此事的態度就是引用了方傑的那句話:遊戲裡的事情,遊戲裡解決。
你們要是覺得不爽,在遊戲裡打回去就是了,跑到現實中找法院告狀,這跟小孩子打架打輸了回家找大人告狀有什麼區別?
何況你們找的還不是自家的家長,而是遊戲的裁判,甚至威脅裁判,這就是典型的腦袋被門夾了,沒搞清楚狀況。
至於說禁止方舟繼續在其州內運營,方傑只想說:呵呵。
如今《方舟》早已不是一款單純的遊戲了,別說一個地方州縣了,就算是一個國家,想要禁止《方舟》在本國運營,那也不是張嘴就能辦到的。
得罪廣大玩家和國際資本,相當於就得罪了無數選民,只要智商線上,相信沒有哪位政治人物會幹這種蠢事,現在即便方傑這個創始人,想要關停遊戲也已經不可能,否則很可能會遭到無數國際資本的追殺。
方傑不傻,其他人自然也不蠢,自然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撬動國際資本的這塊大蛋糕。
昆士蘭州地方法院之所以敢如此挑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國際資本在背後拱火炒作,真正的目的不是為了禁止《方舟》在該地區執行,而是為了製造噱頭,挑撥路人進入遊戲亂鬥,昆士蘭州地方法院也藉此趁下熱度,出點小名罷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畢竟昆士蘭州地方法院帶了個不好的頭,此事之後,全球各國地方法院或民間組織也開始各種與《方舟》不對付,認為玩家在遊戲虛擬世界裡侵佔他國領土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侵略,必須予以糾正和規範。
當然好處也是有的,一些地方性政府或者一些小國,漸漸開始藉著這種由頭,撥款組織所謂的“遊戲民兵”進入方舟遊戲世界,並美其名曰:守土有責。
實際上,這些組織只是眼紅方舟世界的金融屬性,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控制境內遊戲資源牟利罷了。
於是這樣一來,方舟世界裡的玩家,不光有單純的玩家,有國際資本巨鱷,有民營作坊小資本,也有現實中的地方性官方勢力的無數路人“民兵”玩家入駐。
遊戲世界裡的玩家人數因此再次暴漲,各方勢力發動的陸地戰爭也愈演愈烈,遊戲的賺錢效應和金融屬性不僅沒消失,反而進一步加強。
與此同時,方舟國際也沒閒著,在6月份推出《方舟:模擬農場》後,時隔兩個月,又推出了《方舟:模擬林場》,到了10月份,《方舟:模擬牧場》上線,2013年元旦,繼而又上線了《方舟:模擬工坊》。
此後,方舟國際幾乎是每隔2、3個月,就推出一款與方舟世界聯動的模擬經營網遊,不斷吸納廣大路人玩家入駐遊戲的同時,也對遊戲世界裡玩家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不過,拿出模擬類方舟遊戲叢集方案後,方傑就基本上沒怎麼關注方舟了,整個計劃執行下去需要時間,遊戲裡也需要讓子彈飛一會兒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這些變化早在他預料之中,不值得浪費太多的時間精力。
2012年下半年,他的主要精力都耗費在了研討會的成果上,佈局啟動了不少光伏、晶片、計算機、網際網路、超算相關的產業專案,其次就是親自介入了《絕地求生》的遊戲開發。
其實《絕地求生》的遊戲開發,在技術上沒什麼難度,重點是遊戲玩法和創意,但這是對方傑來說,這遊戲他前世本來就經常玩,搬運過來可謂是熟門熟路,哪裡還需要浪費什麼腦細胞。
親自參與《絕地求生》專案,並非是遊戲開發方面需要他,而是有關對遊戲外掛限制上,他覺得應該換個思路進行,而不能像前世那樣越禁越多,最後該遊戲被遊戲外掛徹底盤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