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專案不是別的,正是前世大名鼎鼎的微信以及二維碼。
如果按照正常歷史程序,年年底就推出了,但今世方傑出於一些原因的考量,該專案晚了半年時間才正式推向市場。
前世微信是騰訊一家的,今世有方傑在,顯然不可能只便宜了騰訊,該專案由沸騰超算中心、沸騰商務、騰訊、華為聯合投資組建的一家新的綜合性網際網路平臺負責運營,即沸騰微眾平臺。
該平臺伺服器算力,由沸騰超算中心提供支援,硬體裝置即手機,由華為、沸騰科技提供支援,騰訊則主要負責使用者通話等互動方面的運營。
這麼做,自然是為了取長補短,集中資源將這個專案做大做強。
騰訊的傳統優勢便是運營,尤其是使用者互動及其延伸開來的各種業務的運營,負責微信的運營工作也算是老本行,無非是在pc端qq的基礎上,加了個移動端微信工具。
至於微信支付手機支付這一塊,前世還有個支付寶,今世不存在了,沸騰商務加入進來,如今微信支付相當於是兩者的集合體,獨霸了國內移動支付市場。
並且這個集合體還受國家金融的嚴格管控,畢竟沸騰商務交易寶背後的大股東就是四大行,所以嚴格來說,微信也算是半個國資平臺,可謂根正苗紅。
而華為參與進來,絕不僅僅只是因為他們要賣手機,這是他們“智慧家居”專案的核心一環。
比如在掃描二維碼這一塊,今世的微信不僅僅可以掃描支付,還可以“觸碰支付”。
也就是說,使用者在購買完商品付款時,只要將手機觸碰一下支付端裝置,即能直接跳轉到支付頁面,而無需開啟手機掃一掃功能,少了一些操作步驟,使得支付更加方便。
不要小看這麼個小功能,按照華為的計劃,未來智慧家居時代,手機碰一下電子門鎖就能開房門、車門,碰一下冰箱、彩電、空調、爐灶、熱水器……等等,就能開關這些電器,並透過手機app程式調節溫度,進行各種設定。
如今“觸碰支付”只是這一切計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當使用者們習慣於用手機觸碰完成一些日常活動後,再推出其他各類智慧家居,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所以今世微信不僅可以掃一掃,還可以“碰一碰”,這項在前世還只停留在紙面上的技術至少提前了10年時間與大眾見面,也正是因為如此,要做一些相關的準備,微信才推遲了半年上市。
前世微信的推廣和普及,靠的是騰訊龐大的使用者基數和智慧手機的普及,今世則在這個基礎上,少了支付寶這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多了沸騰集團這個強大的幕後推手,所以微信一經推出,便很快普及開來。
要知道雖然的功能差不多,都是即時通訊聊天工具,但其意義完全不同。
會用qq的,習慣用qq聊天的,都是會上網的使用者,且大多數是年輕人,而微信由於其便捷性和操作簡易性,則是老少通殺,而且其移動支付功能,可謂是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經常使用的功能。
所以隨著微信的推廣,微信每日的活躍使用者數量和每日的資料互動量,是遠超qq的,這就需要超算中心提供支援,單憑沸騰互聯的那些伺服器,是不可能滿足這樣的算力需求的。
因此超算中心參與這個專案,為其提供算力支援是應有之意,該專案盈利後,反過來也能貼補超算中心的持續性發展和擴張。
當然,沸騰微眾平臺的業務絕不僅僅只是涉及到這幾家公司。
看看前世的微信就知道了,涉及到了方方面面,遊戲、影片、朋友圈、公眾號、金融支付、醫療、生活繳費、出行……等等都可以依託這個平臺進行,沸騰集團旗下諸多子公司以及國內諸多相關行業公司的業務,都與其有著很深的關聯。
而且所謂的“微眾平臺”,絕不僅僅只是微信這個功能,而指的是基於微小的、以無數民眾為中心的聚合平臺,以開放式、自組織、動態網路繼續向網際網路縱深擴充套件,重構、摧毀再造網際網路各應用領域,並影響社會各領域的生活平臺。
換言之,微眾平臺是一個與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超級大資料平臺,其每時每刻收集到的資料,無論是對未來人工智慧的研究,還是對社會經濟的加速發展,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方傑當然不是說要靠這些資料撈什麼錢,這麼重要的資料,必須得捏在自己手裡,一些金融資料得由國家金融機構來監管,他才能放心,當下推出微眾平臺只是順勢而為罷了。
普通民眾對這些當然不瞭解,瞭解了也不怎麼在乎,包括業內,對2012年年中沸騰集團的這場研討會感受也並不深切,暫時並不知道這場研討會之後,將會對未來國內全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巨大變革和影響。
可能也就是全國各地的電腦城才切身感受到陣痛,沸騰雲電腦的推出,讓不少做傳統組機生意的商戶紛紛關門倒閉,電腦城裡的門店租戶紛紛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