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順彬當場石化,螢幕前的觀眾們自然是狂笑不已的同時,也口吐芬芳。
哈哈哈,臥槽!
還是那味兒,果然還是那個不正經的教主啊!
這麼高大上的舞蹈綜藝,居然可以這麼兒戲的嘛?
不過細細一想,似乎抓鬮確實是當下最佳的解決方案。
當然也有人在沸騰影片的節目專區裡留言:既然這些舞蹈都很優秀,為什麼不乾脆全部都拿出來秀一下呢?
暴殄天物啊有木有!
好在廖順彬趁機對著鏡頭解釋了一番,打消了觀眾們心中的疑慮。
這些舞蹈當然是要上節目的,但只能排隊上,因為每期節目一共只有十二支舞蹈,所以舞種選擇和數量上,就不可能厚此薄彼,甚至面面俱到也很難保證。
就這,一期節目的時長也超過了兩個小時,其中一個小時是舞蹈時長,然後穿插總共一個多小時的幕後花絮、編舞師採訪、舞蹈介紹、評委點評等內容。
節目組為此還不得不削減了廣告時長,只是透過口播的方式偶爾帶一句,而且頻率很低。
一期節目,實打實的兩個多小時的正片內容,別說在當下,即便放在後世,也絕對是良心鉅製了,這也讓觀眾們對這檔節目的誠意,感到十分滿意。
如果說此前的先導片,只是走馬觀燈大致介紹了整個節目的機制、規模和籌備情況,那麼如今正片中的非舞蹈內容,就是進一步介紹相關細節、烘托節目氣氛,潛移默化地達成一些文化戰略上的目的。
上臺表演的那些舞蹈,不管什麼舞種,其實只要多加練習,再進行一番包裝,必然是能出效果的,但這樣的話,編舞師或編舞機構就很難進行比較分出個好壞來,因為所有舞蹈基本上都會表現的很好。
所以這就需要另外拉出幾個維度出來進行對比。
比如積累的“彈藥庫存”多不多,底蘊夠不夠,像北舞這樣能一次性拿出10支漢唐舞,顯然反映出了其底蘊,證明了節目評委、編舞師之一孫穎教授是多麼牛逼的存在,瞬間就與其他參賽機構拉開了差距。
又比如服道化這一塊,也同樣是一個用來拉編舞師之間差距的維度之一。
不少編舞師,掌握了某種舞蹈的特點和動作後,確實能夠編排出對應舞種的舞蹈,包括顯得有些高階的漢唐古典舞。
但是,要想成為真正的舞林宗師,光是能跳能編,依然未必夠格,其應當還具備相應的文化知識儲備和底蘊內涵,能夠主持舞蹈相關的籌備工作。
像北舞教授孫穎這樣的泰斗,本身就對漢唐文化進行過多年的深入研究,在漢唐服飾、髮式、配飾方面已經是專家級學者,甚至還稱得上是半個漢唐樂府學者、歷史學者、考古學者。
所以當孫穎領著廖順彬親自前往北服,請專業院校幫忙製作相應的服裝道具時,諸多從孫穎嘴裡冒出來的專業術語,讓前來“指導工作”的廖順彬那是要尷尬有多尷尬。
“我們要製作一套漢唐風格的襦裙……”
“不,不是當時民間的那種小袖長裙,而是盛唐時期,宮廷嬪妃、舞姬、貴婦喜歡穿的那種坦領對襟高腰大袖襦裙……”
“裙子束在襦之外,腰線提高收在腋下,長裙拖地且多以幅組成,用紅黃兩色綾羅拼合達到褶襉效果,裙腰壓上金線裝飾,配以雙垂繡帶……”
“服裝配件方面,半臂我們不需要,飄帶褙子那是必須的,再就是……”
“至於妝飾,參考唐代仕女圖即可,髮式用驚鴻髻,上面插上金釵玉飾步搖和絹花,面妝採用六朝的花鈿鵝黃樣式,即在面額鬢角處畫斜紅鳳凰圖案,嘴角兩邊加面靨紅點……”
“最後畫黛眉,點半嬌露珠紅唇,對了,脖子上配個瓔珞,腳下穿高牆履或重臺履皆可……”
隨後孫穎又去了一趟北音。
“我需要具有漢唐風格的舞蹈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