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沸騰能源大股東之一的方傑他又不缺錢,涉足光伏產業只是為了日後的佈局,賺不賺錢都無所謂,不虧就行。
大股東之二國家電網,那就更不用說了,因國家發展戰略需要,國家電網本身就有持續虧錢的覺悟,此前不得不硬著頭皮往光伏產業裡貼錢,如今只要不繼續掏錢,就已經知足了,自然不會反對這個定價。
而光伏產業鏈上的那些企業股東們,此時考慮的是能不能活下去,而不是活不活的好的問題,所以暫時也沒奢望太多。
先保命,讓工廠續命繼續運轉下去,把滿倉的積壓產品清理掉收回流動資金,日後等盤子穩了,再謀求盈利才是他們當下的訴求。
不過,雖說三方股東都不反對這個定價,但如果不是有無欲則剛的方傑在其中斡旋,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沒人會跟錢過不去。
總而言之,在國家、相關企業以及方傑的共同努力下,一套太陽能熱水器的市場定價,就是其出廠成本價240元!
然後,大規模的推廣活動展開,各種輿論套路用上,號召全國家庭購買沸騰能源出品的太陽能熱水器。
對當下的老百姓們而言,240元一套的太陽能熱水器,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長遠來看,肯定比煤電熱水器划算,節省了一項家庭開支,加上這玩意目前是個時髦的新鮮事物,自然趨之若鶩,購買意願十分強烈。
算一下就知道,全國上億家庭,哪怕百分之一的家庭購買一套太陽能熱水器,也足夠光伏產業活下來了。
這第一個重大專案推廣成功後,國內光伏產業就算是保住了,產業發展什麼的先不談,至少小命保住,才有未來,是一切的前提。
當然了,太陽能熱水器專案只是一個保底操作,是為了去庫存續命,不是為了賺了錢搞產業升級。
所以沸騰能源接下來的動作,就是把“智慧城市”的概念拋了出來。
所謂的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種資訊科技或創新概念,將城市的系統和服務打通、整合,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最佳化城市管理和服務,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質量。
這其中就包含了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概念。
無疑,太陽能這樣的清潔新能源,就是智慧城市的標誌之一。
別的城市不好說,反正江城這樣的“光灰城市”急需這樣的改造。
這些年江城gdp是上去了,高架橋、地鐵、環城高速路紛紛開建,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但江城百姓們可不管這麼多,整個城市給他們的印象依然是“滿城挖”和“光灰城市”,所以對這些市政工程頗有怨念。
政府部門在這方面其實也有同樣的訴求,別的不說,光谷高新技術開發區這張原本十分耀眼的名片,未來可不能有名無實了,這可是很重要的政績,有關的光伏企業該扶持得扶持。
而且“智慧城市”這種提法本身就很高大上,也很容易在全國城市面前裝個逼,在上級部門那裡刷下存在感,哪怕只是提一提概念。
再加上“智慧城市”這個概念是沸騰集團這樣的家鄉明星企業提出來的,更沒有理由不重視。
於是“智慧城市”概念剛一提出,至少在江城這邊,無論是地方民眾還是政府部門,亦或是地方知名企業,全都有這樣的訴求,很快便定為了江城的城市發展戰略之一。
既然要搞智慧城市,別的不說,日後的市政工程,比如道路工程,路燈是不是可以全部換成新能源路燈了?
又比如商業建築、住宅小區什麼的,是不是得要求節能環保,比如屋頂和外牆統一安裝成套的太陽能系統,或者說至少要達到整體面積的某個比例才行,否則不予審批立項?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不再多言,總之一旦市裡面下定決心要做什麼事,就沒有幹不成的,放大到整個國家,也同樣此理。
有趣的是,江城這邊的相關計劃還在研究討論中的時候,蘇杭兩城卻是率先公開了“智慧城市”的城市發展規劃,並主動找上了沸騰能源,希望能提供新能源相關產品和技術的服務支援。
這兩城之所以如此積極,主要是智慧城市概念本來就符合他們以往的城市戰略規劃,自古以風景優美而著稱的蘇杭地區,是旅遊勝地,對環保自然是極為看重,這是他們的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