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及一些敏感問題,本章刪減了1000多字,不過對情節並無影響,就是本章字數少了點,大家將就看吧。感謝讀者【心痛無所謂】、【窖藏1998】、【tzo】、【尾號2728】的打賞!)
前世比特幣概念是08年年底提出來的,09年年初正式誕生,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暴漲,暴利!
比特幣之所以能成功,有很多因素,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去中心化。
即整個比特幣網路由使用者構成,沒有央行,比特幣數量限制為2100萬枚後,總數是永久固定的,無法超發。
這個核心概念一旦講起來,大家認可了其稀缺性、自由性和限定性後,它就會越來越“值錢”。
因為現實貨幣是不斷超發貶值的嘛,現實貨幣貶值,數量不變的比特幣自然就升值了,甚至比黃金還要堅挺,畢竟黃金還在源源不斷地挖掘生產出來,而比特幣就只有那些。
這就像房價一樣,房子本身並沒有增值,還不是一堆鋼筋水泥,又不會多長出一點材料來,而且還在不斷老化,只是因為錢不“值錢”了,所以房子漲價“值錢”了。
而方舟世界裡的資源,包括地皮,按照方傑的解釋,顯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只要伺服器的資料無法人為修改,只要方舟世界裡的初始資源是恆定的,那麼理論上,它就跟比特幣一樣,會越來越“值錢”!
甚至比比特幣更值錢,因為方舟世界裡的資源是會不斷消耗減少的,而比特幣不會減少。
當然,前提是,大家必須認可和接受這個概念,就像比特幣概念一樣,否則你這本來只是沒有任何價值的虛擬資料,憑什麼當錢來使?
所以推廣這個概念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一件事:前世比特幣產生的背景是什麼?為什麼會發明比特幣這個東東,進而一開始就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
背景其實就是:次級貸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
沒人是傻子,至少金融行業的人,都能看出這個次級貸危機的暴發,根由是花旗國美聯儲無限印鈔大水漫灌導致的,其損人利己的不負責任行為,進而引發了全球經融危機,給人類社會經濟帶來了災難。
然後就有一些自由主義者突發奇想:有沒有一種自由的、安全的、公平的、不會被人為操控的,能夠取代央行的,讓人類社會不再暴發類似次級貸金融危機的貨幣呢?
於是,當前世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08年年底一地雞毛之時,數字貨幣比特幣概念就這麼孕育而生了。
在比特幣創立之初,它的確有一定積極意義,至少初衷是好的,只不過就是有點理想主義,忽略了人類的劣根性在無政府主義下,註定會把比特幣搞成一種畸形的事物,成為他人的圈錢工具,甚至成為了不法之徒們的溫床。
反正不管比特幣後來變成了什麼樣子,不管是非對錯,至少它的誕生背景就是次貸危機,這也是這個概念能夠站穩腳跟的環境基礎,否則大家沒有承受次貸危機的痛,就不會對比特幣概念產生興趣,也不會有後來一系列的變化。
而方傑提出的“方舟世界裡的資源會越來越值錢”,這個“方舟價值論”概念的時代背景,不就是次貸危機麼?
區別僅在於,他提前一年提出了類似比特幣的概念,比特幣是次貸危機後的反思成果,而他是次貸危機正在進行時,大家正焦頭爛額找不到出路時,提出了一個確實值得思考的投資概念。
此前全球投資者,包括各國銀行,為什麼買次級貸?
還不是為了掙錢、跑贏通脹!
結果現在發現花旗國太坑了,為了自己的利益,把所有人都拉下水,甚至連自己都被拉下水了,然後又要大家來買單!
不光是次級貸了,這次危機暴發,讓各國投資者和銀行家們意識到,只要是跟美元掛鉤的金融產品,包括實際商品,都特麼具有極高的投資風險,在佈雷森頓體系下,會被花旗國一遍又一遍地薅羊毛!
那麼有沒有一種安全的投資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