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網遊大時代> 第399章 從遊戲到奧運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9章 從遊戲到奧運會 (1 / 4)

在《EVE:勢力戰爭》版本中想要跑馬圈地,並不是說把艦隊開到一個無人的星系,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太空堡壘基地了。

儘管遊戲官方最終目的是為了讓玩家打造自己的家園,讓玩家可以互相拆家,但冰島遊戲公司還是很有節操的,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增加了很多流程,讓這個玩法至少看上去不那麼地直白單調。

首先一點,就是要攀科技樹,如果軍團的生產研發技術達不到要求,是無法生產或者只能生產較低階別的設施和要塞的。

所以一個小軍團,或者剛剛成立的軍團想要圈地,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不是說隨隨便便組織一幫人就能霸佔一塊星域當山大王,得培養自己的生產製造後勤號才有資格成為一方勢力。

而軍團後勤號,一個還不行,往往是十幾個號,往不同科技技能方向專精發展,才能節省生產時間和資源消耗成本,高效配合軍團完成霸業。

所以這是一個系統工程。

前世的時候,後勤玩家往往就是如此,一個人控制幾個號甚至十幾個號,前期總投入至少得好幾萬,一般都是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不是遊戲幣,是現實貨幣。

這類玩家有的是軍團自己集資培養的後勤號,也有的就是純職業玩家,前期投入這麼多錢,後面都會加倍賺回來。

這其實就是刺激玩家消費和啟用遊戲內部經濟的一種手段。

表面看遊戲每天線上人數只有1、2萬人,實際上,每個月充值的玩家人數起碼是這個資料的兩倍,畢竟一個賬號是不可能把《EVE》裡所有方向的科技技能全都掛滿的,但凡有點經濟實力的遊戲老闆,比如方傑這樣的,都會多開小號甚至N開,分不同方向掛技能。

而玩家們用充值點與遊戲幣進行互換,無論充值點如何進行內部流通,真正賺錢的是遊戲公司,只要玩家還繼續玩下去,賺到的遊戲充值點就不是真金白銀。

玩實力戰爭,除了攀科技搞後勤,還得刷聲望值,用聲望值找NPC勢力換取一些特殊的與勢力戰爭玩法有關的材料資源或裝置裝置。

《EVE》裡的聲望值,與傳統網遊裡的聲望是有區別的,說是聲望,其實就是軍功,其本質是一種換取特殊資源的遊戲幣,獲取的方式就是完成遊戲裡的各種任務,或者刷怪。

而《勢力戰爭》版本下,還增加了一個快速獲取途徑,玩家可以加入四個NPC種族國家陣營,以幫助己方陣營爭奪佔領對方星系,擴大領土範圍為遊戲目標。

這也是這個版本被叫做「勢力戰爭」的原因之一。

玩家軍團勢力成長起來之前,可以先加入NPC勢力陣營,模擬體驗一下勢力戰爭玩法,為後期玩家軍團自建勢力積累戰鬥經驗。

說是模擬體驗,NPC的星艦基本上就是打醬油的,其實主要就是玩家與玩家之間的PVP活動,無非是代表NPC勢力陣營參與罷了。

玩家透過系統報名參加勢力戰爭後,就相當於《傳奇》裡從和平模式變成了公會模式,可以在兩個NPC國家陣營交界地帶,與敵對陣營玩家對相鄰星系進行攻防戰,可隨意擊殺其他國家陣營的玩家,而不必考慮星系安全級別。

這種玩法類似於奪旗,其核心內容,就是隻要呆在星系內「複合物」附近的一定範圍內,己方奪旗進度條就會增長,達到一定的時間就算是完成了佔領,前世被玩家們俗稱為“繞杆子”。

繞杆子期間,當然會有NPC也有敵對陣營玩家前來防守,因此雙方往往會對某一個星系進行反覆爭奪,這其中不光關乎到勢力聲望的獲取,還關乎可以順帶殺人越貨。

所以這種刷聲望的方式,收益高,風險也大,如果沒有軍團勢力作為靠山,靠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奪旗成功的,更多的時候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而且由於是開放性世界,奪旗對遊戲世界裡的NPC國家勢力領土,是有實實在在的影響的,奪得一個星系,那麼NPC國家版圖範圍就會擴大一分。

因此這也是軍團勢力戰爭的預演,或者說是軍團勢力玩法的新手教學。

直搗黃龍、釜底抽薪、斬首行動什麼的是不存在的,想要滅掉一方實力,只能步步為營,如果雙方都很強硬的話,每一個星系都可能會進行反覆爭奪,從而死傷無數,消耗大量的遊戲資源。

所以「勢力戰爭」版本的初期,所謂的跑馬圈地,其實就是給NPC國家實力圈地,因為軍團勢力成立需要大量的聲望換取一些特殊資源和裝置,而繞杆子是刷聲望最快的方式,圈住一片區域,快速刷聲望,才是玩家軍團當下的首要任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