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後,股本結構也不復雜,很容易算的清楚,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方傑的股份已經從34%將至23.8%,只是公司第一大股東,而不再擁有一票否決權。
這是為了給海外投資者一個定心丸,讓人覺得51mai並非是方傑的一言堂,對其有個制約,這才是大家認可的良性股本結構。
但其實吧,方傑與騰訊、網易之間是交叉持股的,加上國有資本也可以算得上是一致行動人,他對51mai依然有著絕對的掌控權,實在不行到時候再來個同股不同權什麼的。
&nai只是一個電子商務網站,並不涉及什麼核心事項,控不控股其實也沒啥。
擁有23.8%的股份,如果按照當天收盤價計算,這就是194億美元,再加上這次上市出讓的流通股份,方傑的身價已經達到了277億美元,瞬間從全球富豪榜的第33位,躍升至十大富豪第9位,而排在第十位的是開連鎖折扣店的德國富豪卡爾·阿爾布里特,身價270億。
當然,如果把其他產業,以及微軟的股份也算進去,還能再前進兩名,佔據第七的位置。
不過市值這個東西,沒有變現之前都是虛的,方傑也不可能把剩下的股份全部變現,反正這次上市所出讓的股份就已經換回來了83億美元,足夠下一步的計劃了。
一下子有了這麼多錢,當然不能捏手裡,得儘快花出去才行。
方傑第一件事就是實現自己對任總的承諾,直接往沸騰科技砸了50億美元進去,摺合RMB400多億!
這些錢看似好像很多,其實在整個移動端戰略計劃中真不算什麼,目前頂多就是把手機的各種配件生產線弄起來,然後留點錢搞研發。
可能還不夠,但就先這樣吧,他現在很窮,只能是一點點地往裡面扔。
剩下34億,拿出20億美元投到沸騰互聯裡。
這是事關整個網際網路環境的基礎,只有網路通訊基礎打好了,國內網際網路環境才會進一步提升,遊戲運營的更加順暢,為玩家們提供更好的網路服務。
當初搞沸騰互聯,確實是快人一步,但國內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可謂是日新月異,區域性質的沸騰互聯現在已經跟不上節奏了,規模和必須擴大,伺服器裝置也必須更新換代,還要進一步在國內其他城市地區進行佈局,增加網點覆蓋和網路效率。
不過20億美元,也就一百多億RMB,僅僅只是這個階段的投入罷了,對國內網際網路總體建設來說,依然只是杯水車薪,還是那句話:現在沒太多的錢揮霍,暫時就這樣吧。
然後再拿10億美元捐出去搞希望工程,重點把川省地區好好搞一下,原有的學校也投一點,加固加固。
剩下的幾億零頭,一部分留著給公司發展,沸騰產業園也是個吞進巨獸,得留點錢喂一喂。
另一部分,成立一家沸騰風投公司,用以扶持國內那些有前景有潛力的遊戲公司、網際網路公司、高科技公司或團隊。
畢竟時間精力有限,很多方面方傑已經無法面面俱到,只能塞錢讓他們加速發展了,比如大疆公司這樣的。
當然,這會兒大疆還沒成立,但高德這樣去年剛成立的公司,還是可以投一投的嘛。
要知道方傑回國後不久,10月15日,華國首次成功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神舟五號”,這說明咱們國家的航天技術已經很牛逼了,依託衛星技術的高德地圖,也是時候發力了,這會兒投資高德,可謂正是時候!
方傑作為重生者,若論搞風投,估計沒人幹得過他,今後如此,此前也是如此。
比如佈局已久的騰訊,IPO也提上日程了,年初就會在港區上市,距離現在也就不到3個月的時間。
又比如騰訊上市之後,再過三個月,51job就要上市了,那邊還有5%的股份呢。
不過這些投資對方傑來說都只是順手的事,毫無技術含量,也沒多大的成就感,還不如繼續肝遊戲呢。
所以回國後,忙了一陣子的方傑再次開啟了線上直播模式,帶著網友們玩起了歐服《E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