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的估值喊出了300億美元的天價,海外投行、做市商們覺得依然有利可圖,所以最終還是捏著鼻子認購了,而且是搶著把15%的份額都拿下來了。
15%的股份,這就是45億美元!
這些錢全都是方傑一個人的!
他出讓的是自己的股份,這錢當然就是他的,包括此前用融資的錢購買的國內各大快遞公司的股份,雖說是掛在沸騰商務旗下的子公司,但實際上也是他私人的資產。
有媒體唯恐天下不亂地粗略統計過,這次融資後,公司還沒上市,目前方傑的淨資產就已經超過了70億美元。
所以這下他是真的坐實了國內首富的頭銜,並且成功登陸《福布斯》、《時代週刊》雜誌封面,成為「2002年度風雲人物」和「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嗯,這些其實沒什麼好值得吹噓的。
&nai上市圈錢之前,海外做市商安排的基本操作,51mai要成功在花旗國上市,當然得拿一些噱頭出來炒作一下,方傑就是吉祥物一般的存在,用以吸引全世界的投資者參與這場資本盛宴。
方傑對此也相當配合,甚至還主動進行了“投靠”,表示這45億美元並不會都拿到國內來,而是會留下30億美元繼續在花旗國證券市場進行投資。
美其名曰:救市!
不錯,就是救市!
因為沒人比他更清楚,2年時間了,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已經到了尾聲,接下來的20年,就是觸底拉昇的走勢,這特麼要是不參與“救市”,豈不是傻子?
但方傑放出這樣的豪言過後,所有人都把他當成了傻子。
2002年8月6日,即《超女》總決賽第三天,單曲發售的第二天,納斯達克指數跌到了1200點,距離最低點已經不到100點了。
方傑決定不等了,指示海外慈善基金會的資管小組,直接全部清倉空頭,並看情況逐步在1200點以下,逐步建倉做多。
但不是做多期指,而是換成了更加保險,收益率也不低的微軟股票。
由於他的重生,一定程度改變了國內外經濟格局,已經不確定納斯達克未來會怎麼走了,股票不像期貨,不擔心爆倉,所以投資標的換成了股票則更加穩妥和安全,也不用操心。
之所以選擇微軟股票,主要是他判斷10年內微軟還是比較堅挺的,畢竟人家的pc端作業系統已經形成了近乎壟斷的生態,其他公司包括沸騰、華為,短期內也很難在這方面趕超對方。
蘋果就不一定了,有了華為的攪局,今世怕是真要被大卸八塊,所以目前微軟的股票就是最佳的選擇。
這次期貨徹底清倉後,海外證券賬戶資金又翻了一倍,達到了4000萬美元。
而此時微軟股票的除權價格是42元/股左右,總股本54億股,總市值2200多億美元,比其最高市值的時候,已經縮水的三分之二。
而且方傑根據自己的記憶仔細計算過,如果按照前復權計算的話,即如果將微軟股票未來20年的股本變動和走勢形成統一價格口徑的話,其實此時微軟的股票實際價值還不到0.1美元,而未來,它將漲到300多美元!
所以,接下來投資微軟股票,絕對又是一個暴利的投資專案!
不過4000萬美元全部投進去,也就只能買100萬股的微軟股票,換算成手,也就是1萬手,扔進去連個響聲都沒有,輕輕鬆鬆地就完成了建倉操作。
到了10月份,十一國慶長假剛一過,10月9日這一天,納斯達克直接跌破了1100點,報收1088點,而微軟的股價也從42元/股跌到了38元左右。
顯然歷史已經改變了,前世納斯達克可沒跌破1100點。
但方傑所帶來的影響也就這樣了,第二天,大盤就開始反彈,然後納斯達克便開啟了上漲之路,再也沒回到這麼低的位置了。
不過這會兒花旗國的投資者們早已陷入了深度恐懼之中,證券市場已經不能用哀鴻遍野和絕望來形容了,而是所有人都已經麻木了,即便看到大盤很快收回1100點,繼續奔向1200點,所有人依然還是極度悲觀,不認為熊市已經結束。
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當初大盤從5100點跌到3800點的時候,大家以為調整結束了,結果大盤又迅速跌到3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