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d裡面徵文一樣,站內容多了,來的讀者也就多了,看完覺得自己也能行的讀者,就會加入到網文寫作的大軍來,於是形成良性迴圈,蛋糕就能加速做大,湧現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而這些優秀的作品,隨便改編成遊戲、動畫、影視,就能賺得盆滿缽滿,又何必盯著那點稿費分成?
當然,總體上雖是這麼個思路,具體實施起來其實相當複雜,不可能一處而就,而且困難也不少。
首先是盜版氾濫的問題。
網路盜版可太容易了,複製貼上就完事了,幾乎沒有盜版成本,而且能夠第一時間盜版,如果是實體盜版,盜版商起碼還得掃描、校對、列印、印刷、發行,還不能保證時效性。
方傑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不解決。
不是解決不了,而是如果要把網文蛋糕做大,需要盜版商們的協助推廣,讓更多的作者和讀者加入網文大軍中。
何況沸騰本來就暫時沒有打算開啟收費模式,拿2億出來燒可不是說著玩的,現在就是市場培育和使用者積累階段,網站上的一律免費看,正版比盜版還盜版,根本就沒有盜版商的生存空間好吧?
但對正規的網路站,那些潛在的行業競爭對手們,沸騰就不會客氣了,敢進行所謂的轉載,直接起訴沒商量,如果法院判下來不執行,那就對不起,方傑可是禁軍教頭,玩陰的誰玩得過他?
也就是說,2億資金砸下來,這一年的戰略目標就是讓網路盜版商無利可圖,並壓縮其他文學網站的生存空間,此消彼長之下,沸騰這邊必然會聚集越來越多的作者和讀者,為以後的飛躍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實盜版問題只是個小問題,真正的大問題是當下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意識形態,對網路文學那是相當的不友好。
自從網路文學興起,霸佔著國內文壇寶座的一大批傳統文學作家,一直就在對網路文學進行著嚴厲的抨擊。
這些文人學者始終不承認網文是文學,而認為是垃圾、毒瘤、糟粕、狗屁不通,是對文學藝術殿堂的玷汙和褻瀆,寫網文的也不配稱之為作者,而是譁眾取寵混入廣大文學工作者隊伍中的南郭先生。
這個觀點從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就開始了,起初衛道士們只是不屑,後來開始嘲笑諷刺,發現看網文的人越來越多,影響力越來越大,一些網路作家遠比他們有名氣之後,又忍不住出來痛心疾首地批判。
而沸騰搞出1億元版權買斷計劃後,這幫人更加坐不住了。
以前他們只是名氣沒網路文學作者大,現在發現連收入都不如網路文學作者了,這臉也打的太疼了,如何又能甘心?
於是一些衛道士開始跳出來,在各個媒體上指名道姓地把沸騰罵了一通,許多權威也站出來上綱上線。
網文界這邊一開始對權威們還是很有敬畏之心的,被罵得狗血淋頭也沒反駁,連作者們自己都承認不配稱之為作家,紛紛夾起尾巴做人,對外也不敢自稱是寫網文的,很多想要加入網文業的文學愛好者也因此猶豫不決。
其實前世的情況也是如此,只不過今世因為方傑的存在,這些批判的聲音提前出來了。
對此,方傑的態度就是:不解釋,不反駁,但該幹嘛還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