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目前的大老闆方傑,願意進一步投錢融資進來,不說給騰訊估值個6000萬,估值個3000萬也行。
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頭兩天方傑還自鳴得意,覺得自己現在好歹每天進項100多萬,如今這一對比,瞬間就鬱悶了窮啊,沒錢!
就算有錢,他也不願意再往裡面扔錢了。
當初之所以絕對控股騰訊,主要還是因為當時騰訊不值錢,自己隨便扔出點東西就拿到了絕對控股權。
其次是為了把控初期發展方向,快速積累使用者的同時,提前在網路渠道方面佈局,為自己的沸騰遊戲打基礎,防止對方走彎路。
其實按照方傑原本的想法,就沒打算當騰訊的大老闆,因為時間精力根本顧不過來,也不想太冒頭,只是騰訊當時自己不爭氣,只有那麼一點家底,才讓他撿了個便宜。
事實上,他只用保持34以上的股份就行了,擁有“一票否決權”,照樣能把控公司方向,跟現在絕對控股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好處更多。
至少公司一些重大決策和法律檔案什麼的,不用他親自審批簽字了,省了很多麻煩事,尤其是一旦成為第一大股東,他還能分到一杯羹。
所以當騰訊管理層一幫人找上門來的時候,方傑毫不猶豫就同意了的融資計劃。
只不過,融資後的股權結構到底怎麼設計,需要好好想一想才行。
方傑這邊一同意,當天就找到了盈科數碼,把對方手中469的股份直接全部吃下去了。
對此,盈科數碼簡直是喜出望外。
當初他們投資110萬美元佔股20,差點虧得血本無歸,後被方傑以3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15股份,只保留了5,後續又被壓縮至469。
這原本只是個保本的操作,同時也是想再觀望觀望,可觀望了半年時間,騰訊依然在燒錢,依然是個無底洞,依然看不到盈利的未來。
而這一次,冤大頭直接以6000萬的估值標準,拿出24萬美元,要買下他們的股份,那還不得屁顛屁顛地把股份全部奉上啊!
這麼一算下來,哈,投入110萬美元,不到1年時間就賺回來3114萬美元,賺翻了有木有!
嗯,所以說,把別人當傻逼的時候,往往自己才是最大的傻逼。
比如盈科數碼現在就覺得是個大傻逼,自己是聰明的投資者,毫不猶豫地就拿錢出局了。
方傑可不想當大傻逼,所以先問了一下小馬哥等騰訊創始人團隊的意見,並且鼓勵他們多拿一些股份出來賣掉。
結果這幫窮瘋了的創始人當即表示,2625的股份當中,只打算保留10的股份,剩下的全部甩給,換來的錢用來改善一下生活。
於是隨後,又掏了975萬美元,吃下了騰訊管理層讓出來的股份,持股比例已經達到了2094。
接下來,就輪到方傑出手了,他目前持股6906,也就是說,他的持股比例必須下降到45以下,才能成為第一大股東。
想都不用想,方傑直接丟擲了自己的持股計劃:“那我就留4499的股份吧。”
嗯,你們只要持股超過45就是第一大股東嘛,沒毛病,再多咱可不賣了,咱又不傻。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