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玩家就算不懂英語,不懂指令碼,也能透過滑鼠來控制遊戲角色進行大部分遊戲操作,形成了傻瓜式遊戲模式,但實際上依然只是一種宏操作,也就是批次處理多個指令完成某項任務。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小白玩家適應MUD遊戲,有了宏按鈕,就不用背那麼多英文指令,有了飛天遁地靴,就不用記住地圖和NPC,那麼剩下的,就是體驗遊戲樂趣了,大大降低了遊戲門檻。
方傑今天也有任務,他要開發一款類似後世《放置江湖》那樣的頁遊。
《放置江湖》實際上就是一種簡化版MUD遊戲,雖然遊戲性與MUD客戶端遊戲相比簡直弱爆了,但因為簡單上手,傻瓜式操作,在後世反倒火了一把。
目前的網路環境不適合搞圖形網遊,那麼這種就幾個gif或flash圖片當背景,實則是文字網遊的《放置江湖》就很適合提前拿出來與玩家見面。
實際上今年9月份上市的《網路三國》,其實就是這種型別的MUD,無非是把每個場景地圖加上了一些圖片背景罷了,卻吹噓號稱是第一款國產圖形ORPG網遊,在方傑看來可笑至極。
而作為能夠獨立開發MUD遊戲的方傑,開發這樣的遊戲再也簡單不過,玩法系統什麼的都是現成的,無非是把移動端遊戲換成網頁端遊戲。
甚至他的想法不單單只是做個《放置江湖》頁遊,而是建立一個大型互動遊戲社群網站,類似“九城”那樣的。
說起九城,唔……曾經代理過《奇蹟MU》和《魔獸世界》名噪一時,但方傑重生前,這家公司居然不務正業炒比特幣去了,真是讓人一臉懵逼。
開發頁遊MUD,說起來簡單,其實也並不簡單,因為兩者的程式語言、伺服器、資料庫等等都不相同,需要重新編寫。
MUD遊戲是基於獨立的LCP語言,而頁遊,目前得用基礎的程式語言來,比如C語言、C++、JAVA什麼的,當下還沒有Unity這樣的遊戲引擎開放平臺。
方傑和李易都在忙的同時,李晴同樣也忙得不亦樂乎。
忙著收錢,發放遊戲幣,處理轉賬業務。
網銀開通之前,方傑決定讓李晴暫時先這麼幹著再說,等可以直接透過電腦查賬了,李晴的“業餘時間”就得用來學習韓語了。
一個通宵的時間,又有不少新玩家轉賬,尤其是雙兒玩法的上線,很是刺激了一把遊戲消費。
除此之外,昨天下午開發出來的離線掛機系統,也同樣刺激了消費。
因為離線掛機,是要消耗遊戲幣的。
不多,10兩黃金/小時,換算成RMB相當於1毛錢/小時的託管費用。
這在玩家們看來相當良心了,毫無怨言。
要知道以前玩家們玩MUD,掛機做任務或者練功,都是必須線上的,而上網費至少是4元/小時,如今離線託管,費用是之前的四十分之一,豈有不贊成之理?
但如果站在遊戲運營商角度考慮,這錢來的真輕鬆。
一臺電腦如果滿負荷託管,能託管400名玩家, 1小時就能回收4000兩黃金遊戲幣,相當於就賺了40塊錢,一天下來理論上的收益就是960元!
這是撿錢,而且不需要耗費任何人工,不佔用伺服器頻寬,不會引起玩家們的反感。
甚至此舉還得到了玩家們的支援,依他們所想,伺服器幫他們託管帳號,就是佔用了伺服器的資源,自然要有一定的費用,而費用僅僅只是遊戲幣,又不是真金白銀,沒啥。
嗯,總之套路很深,但目前玩家們根本想不明白其中的原理,即便個別聰明人看穿了這種套路,也覺得遊戲運營商還算良心,能夠理解和接受。
其實後世也有MUD遊戲站想到了這個離線託管系統,只是方傑提前把它開發了出來,成為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