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洪荒之中,關於伏羲身份的定義,依舊是模糊不清。
自始至終,人族祖殿,也未曾有隻言片語傳出。
迷霧重重之下,本已平靜了許久的人王爭奪,卻是驟起風波。
這一次,那被抵制的伏羲,卻是順理成章的加入了這人王爭奪之中,鋒鋒相對,無絲毫隔閡。
至此,雖說世間眾生依舊爭論不休,但對頂層的大能而言,哪裡還不知道,這是預設了伏羲的存在!
而這,則清楚意味著,人族將放開曾經的鉗制,徹底對曾經的那些存在敞開大門!
這,無論是對誰,都可以說是一件皆大歡喜之事,
對那些早早主動臣服人族,亦或者說半路加入人道體系的存在而言,這個決定,則避免了紛爭再起,而對那些依舊遊離在人道體系之外的存在而言,則大都是長舒了一口氣。
縱使是那曾經鎮壓一個時代的玄門眾聖,在如今這個天地新顏驟變的時代,亦是無比的迷茫。
在他們眼中,至高無上的道祖,被天道侵蝕,這一條合天之路,已然有錯誤之景,這一切,隨著人道體系的演變,無數天地業位的顯化,自然是無比清晰的落入了他們眼中。
是堅持,亦或者轉換門庭?
雖未到抉擇之時,但亦是需要謀劃未來。
西方二聖,自立佛門,早已有脫離玄門之像,如今,人道大昌,這種脫離,更是已成事實。
而女媧,藉此伏羲入人族之機,亦是隱隱有歸於人道體系的趨勢。
早在當初天庭之戰時,通天敗退之後,便再未謀劃聖位絲毫,閉門不出,徹底的置身事外。
三清一體,如今這局勢之下,三清重歸崑崙山,雖說是閉門不出,但同為聖人,女媧之謀劃,又豈能瞞得過他們。
未曾阻止,便是最好的表態。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這般大勢所趨之下,人道體系愈發穩固,天地業位亦是愈發的完善。
內部無紛爭,眾生成長,整個洪荒天地,亦是在這般體系之下飛速成長。
只不過這一切,還缺乏一個主導者,那就是人道王庭的人王之位,依舊空懸。
曾經的四人爭奪,在伏羲入人族之後,變成如今的五人爭奪。
數萬載過去,這場人王爭奪,亦是愈發的白熱化起來。
雖依舊還是在規則之內爭奪,但漫長的時間,卻也足以引起不小的動盪。
但這番動盪,卻也沒有持續太長時間,最終,大禹以九鼎之志,向人道氣運立下大宏願,登臨了人王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