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垃圾食品援助蜀漢>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光復成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光復成都 (1 / 2)

“放箭!放箭!放檑木,快放檑木!”

“砸石頭!快,砸石頭!蠢貨!不是叫你們砸羊頭石,是叫你們砸大石頭,越大越好的石頭!”

“丟火把!扔柴捆!草束草束!快丟!放火燒死賊軍!”

並非每一個人都是羊侃那樣的軍事天才,在初次遭遇鑿城專用的尖頭木驢時,就能夠想出用大型燕尾炬這種武器燒燬尖頭木驢的辦法,童策、楊倉和張弘等人就顯然不是這樣的天才,所以當尖頭木驢提前近三百年出現在成都城下後,童策等人也只能是指揮晉軍用尋常的守城武器應對尖頭木驢的奇襲。

弓箭石頭這些玩意顯然不好使,形似房頂的尖頭木驢車頂上蒙有生牛皮,和硬木做成的車頂一起,為車內的漢軍將士形成了雙層的防箭保護,即便是強攻硬弩在近距離也無法射穿。同時房頂的尖銳斜坡,還可以把砸在車上的石頭或者檑木輕輕滑開,除非是大石頭恰好砸在房頂尖端,把圓木做成的大梁砸斷,否則就對車身幾乎形不成任何威脅。

火把草束倒是稍微有點效果,落到車身旁邊燃燒時釋放的火焰和濃煙,確實可以給車下的漢軍將士形成一些威脅,可惜漢軍將士也不是傻子,能眼睜睜的看著草束柴捆在車邊燃燒,車下的漢軍將士只要用鋤頭長矛大力扒拉,就可以相當輕鬆的把草束柴捆掃開,讓火焰遠離車身。

乘著晉軍上下在短時間內想不出辦法破解尖頭木驢的機會,車下的漢軍將士當然是奮力揮動鍬鏝鋤頭,全力挖掘著名外交騙子張儀修築的成都大城城牆,期間也正如漢軍決策層所預料的一樣,已經三年多不許修繕的夯土城牆果然十分容易挖掘,鍬鏝砸上去就是一個坑,鋤頭掄上去就是一塊土,被雨水浸泡得剝落嚴重的夯土簇簇而落,城牆上也逐漸出現了三個人高大洞,洞身還很快就可以直接容人。

發現情況不妙,城上晉軍只能是傾其所有,把無數的石頭、草束和柴捆砸向漢軍的三架尖頭木驢,期間還潑下了大量的寶貴桐油,在漢軍的木驢車附近燃起無法熄滅的沖天大火,這才逼得漢軍將士棄車逃亡,也在付出了成本高昂的巨大代價之後,好不容易才把漢軍的三架尖頭木驢燒成灰燼。

然而事情還沒完,用桐油引燃的沖天大火才剛熄滅,又有幾名滿身精溼的漢軍將士拿著鍬鏝盾牌衝過護城橋,衝到那三輛尖頭木驢殘骸所在的城下,衝進之前挖出的容人洞穴繼續挖掘,城牆上的晉軍士卒也再一次慌亂大喊,不得不再次投下大量草束柴捆和潑下桐油縱火,用熊熊烈火逼迫漢軍將士放棄挖掘。

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又把第二次出動的漢軍鑿城士卒燒跑後,心有餘悸的看看全靠桐油燃起的沖天大火,再看看仍然在城下遠處蓄勢待發的漢軍鑿城士卒,兵曹從事楊倉不得不向童策說道:“府君,再這麼下去恐怕不是辦法,我們的桐油數量有限,賊軍看到鑿城戰術對成都城牆這麼有效,也一定會趕造更多的怪車來加大鑿城,等我們的桐油耗光了,我們就徹底拿這一招沒辦法了。”

童策陰沉著臉不說話,盤算了半晌才說道:“效仿郝伯道(郝昭)守陳倉,組織百姓,在東門內部搶築一道新城牆,讓賊軍就算鑿開了東門城牆,也沒辦法殺進城內。”

“府君,這麼做是不是工程太大了?”楊倉更加擔心的問道:“還有,成都這一帶的土壤太過鬆軟,搶築新城牆的困難很大啊?”

“那也得築!”童策黑著臉吼道:“無論多難都得築,無論如何要保住成都,擋住賊軍!”

楊倉無可奈何的答應,又在童策的催促下趕緊去組織民夫準備施工,張弘則在不遠處冷眼旁觀,心中冷哼道:“隨便折騰吧,反正這成都城我是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跑,反正不會陪你童策匹夫白白送命!”

是日下午,漢軍又先後三次派遣工兵上前,奮力挖掘擴大之前在城牆上挖出來的洞穴,也每一次都逼得晉軍只能是用大量物資縱火保護城牆,最後還是到了天色即將全黑時,統兵鑿城的漢軍大將趙全才率領軍隊撤回營地休息,臨走時還又用弓箭射了一道箭書上城,揚言下一次要出動更多的鑿城車直接挖塌年久失修的成都城牆,要求童策放聰明點趕緊開城投降,否則城破之後,漢軍絕不輕饒。

看完了趙全派人用箭射來的書信,童策的臉色益發陰沉,然後黑著臉吩咐道:“多打火把,讓百姓連夜搶築新城牆!”

成都大城的東側內部,也因此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即便天色已然全黑,無數的百姓和士卒還是在晉軍將官的監督催促下連夜施工,就地挖掘土方搶築新牆,為成都的大城建立第二道保護。

其實嚴格來說,童策的這個策略並不算錯,即便成都一帶的土質過於鬆軟和缺乏粘性,只要給晉軍一定時間,成都軍民還是可以搶築起一道勉強能用的新城牆,同時取土時順便挖掘的壕溝,也可以起到防範漢軍衝擊新牆的作用,一旦完成施工,還是能夠擋住漢軍相當長一段時間。

不過童策並不知道的是,漢軍壓根就不想給他這麼多的時間施工,假如童策能夠親臨城下,親眼看一看漢軍下午時挖掘的三個牆洞,也一定會非常奇怪的發現,漢軍工兵在中間那個牆洞內側,竟然挖掘了一個圓柱形的深坑,直抵城牆的內部核心,而這個深坑不大不小,還恰好可以容納一個棺材……

又過了一段時間,到了當夜的四更時分時,兩萬漢軍將士在沒有號角提醒的情況下,全靠上級和同伴的呼喚先後起身,迅速做好了戰前準備,又飽餐了一頓泡麵和午餐肉,順便每人領取了兩罐午餐肉、一桶士力架及三瓶五百毫升裝的可樂,然後便在張志的親自率領下悄悄出營集結,攜帶著不多的飛梯和壕橋車等物,在不打火把燈籠的情況下,全靠微弱月光照明,以漢軍猛將吳麻所部為先鋒,悄悄的向著千秋門方向趕來。

當漢軍抵達預定陣地時,天色依然還相當漆黑,城裡的新城牆工地一帶雖然還是人聲鼎沸,燈火通明,城外卻是伸手不見五指,所以城上來回巡邏的晉軍守兵也始終沒有發現漢軍已經逼近了城牆近處,派人摸到了護城河邊上確認沒有埋伏後,吳麻只是一揮手,十名嚴格訓練出來的漢軍爆破手立即抬著一口棺材上前,悄悄摸向護城河橋樑。

運氣似乎站在了晉軍的一邊,漢軍爆破手抬著棺材越過護城河橋樑時,恰好有一個晉軍的巡邏士卒漫不經心的扭頭去看橋樑,發現了漢軍偷偷過橋的情況,趕緊大喊發出警報,同時緊急敲響隨身銅鑼,提醒同伴起身備戰。

決定成敗的關鍵時刻,漢軍爆破手堅持賭了一把,在已經被發現的情況下,帶隊的什長仍然下令士卒繼續前進,還靠著晉軍守軍緊急投擲下城的火把光芒照明,以最快速度找到了中間那個引爆洞。

與此同時,打仗很能用頭腦的吳麻也當機立斷,立即命令親兵擂鼓鳴號,還有讓士卒大聲喊殺,故意製造巨大聲響吸引晉軍注意,混淆晉軍的判斷,為堅持上前的爆破手創造炸牆機會。

吳麻這一手也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聽到黑暗中突然鼓號喊殺四起,城牆上的晉軍士卒當然都是下意識的去注意遠處,暫時忽略了來自腳下的威脅,漢軍爆破手乘機上前,把裝滿火藥的棺材塞進白天挖掘出來的爆洞,安置用塗硝麻絲做成的引線,用隨身攜帶的火種點燃後,立即飛奔到黑暗遠處躲避衝擊波,祈禱火藥爆破能夠奏效,順利炸塌已經有五百多年曆史的成都夯土城牆。

“轟隆——!”

張志向太平軍和清軍學來的火藥爆破戰術,最終還是沒有讓漢軍上下失望,伴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大轟鳴,老舊到讓袁邵付出坐牢代價也得硬著頭皮修繕的成都大城城牆,終於還是在這聲巨響後轟然倒塌,在漫天塵霧中露出了一個五六丈寬的大缺口,自然形成了一道可以直接衝上城牆頂端渣土緩坡。

“炸得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