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牽弘的心腹杜鑫相對來說比蜀漢降卒比較友善,不象鄧艾的老部下田續一樣巴不得蜀兵早些死光死絕,然而杜鑫接替閻宇指揮填壕後,施工期間,蜀漢降卒的傷亡數字還是明顯上了一個臺階。
這一點也真不是杜鑫有意為之,主要是開始填塞漢軍的第二道護營壕溝時,蜀漢降卒必須要衝到距離漢軍營壘更近的位置才能施工,自然也就更加被漢軍的弓箭和投石機命中,同時上司的命令,魏軍可憐的後勤保障,也註定了杜鑫必須狠著心逼迫蜀漢降卒全力填壕,所以在這個期間,蜀漢降卒不但傷亡更大,死傷更多,還開始出現了魏軍督戰隊斬殺不敢上前填壕的蜀漢降卒情況。
對此,家眷老小基本上都在益州本土的蜀漢降卒雖然不敢反抗,可是在心中卻不可避免的對魏軍更加怨恨,也更加看穿了魏軍把他們當做炮灰消耗的險毒用心,同時又看到就連拼命在魏軍面前搖尾乞憐的閻宇都被收繳了兵權,蜀漢降卒也更是明白魏軍一直在防範警惕著他們,他們這一輩子,都很難再擺脫被曹魏奴役欺壓的命運。
也正因為如此,一些沒有家眷牽掛的蜀漢降卒難免生出了乘機迴歸漢軍的念頭,同時即便牽弘等人一再威脅被漢軍釋放的蜀漢降卒閉嘴,蜀漢降卒被漢軍俘虜後,不僅能夠受到善待,還能吃到美味多鹽的泡麵和午餐肉的相關訊息,也偷偷開始在蜀漢降卒隊伍中流傳,讓許多蜀漢降卒將信將疑,暗暗心動。
牽弘和田續等人也逐漸的察覺到了漢軍俘虜政策的危險之處,杜鑫接手填壕的當天,雖說靠著數量充足的人力和督戰隊的逼迫,蜀漢降卒還是勉強填平了漢軍的第二道壕溝,卻比頭一天在戰場上扔下了更多的屍體和難以搶救的重傷員,結果到了第二天上午時,漢軍竟然又把幾十名在打掃戰場時救下的蜀漢降卒傷員釋放出營,讓他們返回魏軍歸隊。
不消說,有了之前兩次的經驗,牽弘和田續當然是馬上命令給那些獲釋士卒搜身,也果不其然的在他們身上發現了許多美味無比的糖果和泡麵,同時那些被釋放的蜀漢降卒也老實交代,承認漢軍把他們放回來,是讓他們在魏軍隊伍中宣傳漢軍的俘虜政策,號召蜀漢降卒迴歸大漢,還有讓曹魏士卒知道他們被俘之後,也能得到漢軍的善待。
擔心這樣下去遲早會影響到軍心鬥志,牽弘也不得不和魏軍眾將商量了一下如何應對此事,結果田續也提出了一個餿主意——頒佈嚴令,從今以後再不允許軍中士卒被漢軍俘虜,一旦被俘即便是被漢軍釋放歸來,也一律追究罪責,輕則軍棍侍侯,重則直接斬首!逼著蜀漢降卒和漢軍血戰到底!
還好,牽弘還沒蠢到會聽這種餿主意的地步,田續的話還沒有說完,牽弘就已經直接斥責道:“田將軍,你這簡直是在開玩笑!受傷昏迷被賊軍俘虜,被賊軍放了回來還要打他們殺他們,那以後在戰場誰還敢奮力向前?昏過去暈過去被賊軍俘虜的我軍將士,還有誰敢回來?”
“那怎麼辦?”田續反問道:“如果不做防備,照這麼下去,這些情況遲早會被那些蜀人士卒知道,那不僅到了戰場上他們更容易投降賊軍,我們大魏的中原士卒和雍涼士卒也遲早會受到影響。”
能夠給士卒提供的待遇和漢軍懸殊太遠,牽弘絞盡腦汁的盤算了許久,都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反制漢軍的坑爹俘虜政策,被迫無奈之下,牽弘只能是一咬牙說道:“暫時不去理會,繼續給那些蜀人降卒下禁口令,儘量封鎖訊息,然後我們只要儘快攻破了賊軍營壘,就再不用擔心賊軍的這種無恥手段了。”
於是乎,即便明知道漢軍的俘虜政策十分危險,可因為沒有反制手段,魏軍方面也只能是全力加強進攻,妄圖用武力直接解決這個問題。好在魏軍方面的人力優勢十分明顯,在不惜的代價全力填壕之下,到了第三天的傍晚時,魏軍還是逼迫著蜀漢降卒基本填平了漢軍的第三道護營壕溝,開啟了攻壘武器直抵漢軍壘下的道路。
當然,可憐的蜀漢降卒也為此付出了極其慘重的傷亡代價,三天填壕的傷亡和第一次強攻時的傷亡加在一起,蜀漢降卒的陣亡數字直接突破了一千四百人大關,傷者更是不計其數,完全可以說是用鮮血、生命和屍骸為魏軍鋪墊出了進兵道路,蜀漢降卒也因此怨氣沖天,只不過因為魏軍勢大,還有父母妻兒都在益州本土,才不得不咬牙忍耐。
然而牽弘和田續卻依然不肯放過忍氣吞聲的蜀漢降卒,終於填平了漢軍營地南側的護營壕溝後,鑑於糧草轉運太過艱難,南中的大姓豪強也還在處於觀望階段,為了儘快取得突破和重創漢軍主力,鼓勵和逼迫南中大姓豪強獻糧助軍,魏軍在第二天就向漢軍營地發起了第二次大規模強攻,也再一次把蜀漢降卒推到了前面,逼著他們衝到第一線與漢軍自相殘殺。
很可惜,這麼做的效果讓牽弘十分失望,強攻開始後,蜀漢降卒不但士氣鬥志明顯不足,體力下降的情況也肉眼可見,天良未泯的杜鑫也在牽弘面前苦苦哀求,“大帥,出動我們的主力吧,蜀人降卒連續幹了三天的苦活,沒有好生休息就再度上陣,不但傷亡肯定更大,攻下賊軍營地的可能也肯定更小,還是讓我們的主力上陣吧。”
考慮到儘快破營更加重要,牽弘這才十分勉強的聽從了杜鑫的勸解,極不情願的出動了一千五百真正的魏軍士卒上陣,向依然還堅固無比的漢軍營壘發起衝鋒,在深入南中後,第一次讓真正的魏軍士卒下場拼命。
還是很可惜,漢軍的營壘實在是修得太堅固了,即便魏軍準備了數量眾多的攻營武器,體力充沛的真魏軍士卒上場助戰,可是因為漢軍將士英勇而又頑強的抵抗,魏軍當天依然還是沒能攻破漢軍營地,不得不在接近傍晚時鳴金收兵,留下滿地的屍骸和重傷員撤軍回營。
在營內高地看到魏軍走遠,張志很快就不動聲色的吩咐道:“老規矩,出營打掃戰場,能救回來的敵人傷兵,儘可能的救回來。還有,今天魏賊出動了生力軍參與攻營,營外傷兵中肯定有來自雍涼中原的魏賊士卒,發現後千萬不能虐待,讓他們和益州士卒享受同樣的待遇,讓他們回去直接在中原士卒隊伍中宣傳我們的俘虜政策。”
…………
被張志料中,營外重傷倒地和昏迷未死的魏軍士卒中,確實有著一些來自雍涼中原的真正魏軍士卒,一個叫王衡的魏軍士卒,就是其中的一員。
王衡是雍州天水郡上卦人,做為蜀漢大將軍姜維的同鄉,今年二十六歲的王衡從出生那一天開始,就一直生活在蜀漢不斷髮起北伐的陰影中,也從小就被仇視蜀漢的思想洗腦,長大成人被徵召入軍後,王衡又多次參與了與漢軍之間的戰鬥,親手沾過蜀漢將士的鮮血,也有許多袍澤同鄉被蜀漢將士所殺,與蜀漢軍隊之間,說是有著血海深仇並不誇張。
也正因為如此,被漢軍的投石機石彈砸暈,又被打掃戰場的漢軍將士發現,拖進了漢軍營地和其他的被俘魏軍士卒關在一起後,王衡就已經做好了被漢軍處死的心理準備,也做好了被漢軍殘酷虐待然後再殘忍處死的心理準備。
但王衡不敢懇求投降保命,原因一是王衡害怕漢軍發現他的籍貫,不肯接受他的投降,二是王衡非常清楚,如果讓魏軍那邊知道自己投降了漢軍,自己在上卦老家的妻兒老小,馬上就會面臨被問罪乃至被處死的悲慘下場——這樣的情況,王衡不僅親耳聽過,親眼見過,甚至還和戰友一起糟蹋過一名丈夫降敵的無辜女子,那女子,當時還懷著身孕……
讓王衡意外,在漢軍營地裡,他和一些被俘同伴雖然被手拿武器的漢軍將士嚴密看押,可是漢軍將士不但沒有毆打辱罵他們,相反還一直都在好言勸慰他們,一再宣告漢軍絕不殺俘,很快就會把他們放回去,同時還派來了醫工,用寶貴的藥材和布條為他們治傷止血,在對待俘虜方面,與王衡從生下來就效忠的魏軍有著天壤之別。
更讓王衡等人難以置信的還在後面,天色全黑後,漢軍將士竟然還端來了一碗碗王衡只是聽說過的泡麵,分發給王衡等被俘的魏軍士卒使用,美味多鹽,有油又有菜的泡麵,讓王衡等魏軍俘虜吃得個個恨不得把舌頭嚥下肚子,同時放在麵碗裡的大塊午餐肉,更是讓王衡等人吃得懷疑這是自己的斷頭飯,吃飽了以後就要漢軍送上黃泉路。
“魏軍將士們,你們不要怕,我們知道你們從來沒有吃過這種好東西,肯定會懷疑這是你們的斷頭飯,但你們可以放一百個心,這絕對不是斷頭飯,只是我們大漢將士的常見伙食,等將來我們打敗了營外的魏賊軍隊後,你們只要願意投降加入我們,就一定能經常吃到這樣的好東西。今天就讓你們吃到,是想讓你們知道,我們大漢軍隊對待士卒是什麼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