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分鍾後,吃飽喝足,姜瀾結賬回家,開始最佳化武道三十六式。
對於自己的身體,姜瀾自然是無比熟悉,熟悉到每一個細胞是怎樣的狀態。
雖然如今境界被打落,當初在體內烙印的眾多符文都黯淡了下去,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終究會一點點甦醒。
接下來,姜瀾開始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融合眾多武俠功夫,國術內家拳等等,開始最佳化武道三十六式。
這個說法不太準確,應該說創造出嶄新的功法。
姜瀾境界跌落,雖然沒有了元神神識等等,但是有一句科幻側的話來說,就是姜瀾的大腦開發度很高,百分之五十起步,顱內推演個凡俗功法還是輕輕鬆鬆。
這一推演,就是將近一天時間。
姜瀾將自身所學的各種肉身武學全都融了進去,到了後面基本上到了完美無缺的狀態。
費盡心力才能稍作最佳化,對於鍛體效果而言提升的並不大,但是姜瀾仍舊很滿意。
最終,新的功法出爐,三十六式被簡化成十八式,而且樣貌大變。
不能說是毫無關係,只能說是完全不同。
“接下來就試試我這個新功法的效果了,武道三十六式這個名字不太合適,就叫無缺武道吧。”
隨著一個細長而又緩慢的呼吸,他心神便變得古井無波,平如鏡湖,進入陷入深層次的入靜。
他整個人如氣球一般緩緩膨脹,又慢慢收縮,與此同時,身體也開始演練無缺武道。
每一細微的動作,都需要調動特定的一組肌肉甚至內臟進行配合,這裡說的細微動作,不是一個完整的動作。
就比如簡單的舉手,從手抬起,到完全舉起,肌肉和內臟要調動數十次複雜的變化,幾乎全身每一塊肌肉都要調動好幾次,很多肌肉都違反運動常理。
身上又酸、又麻、又疼、又癢。
各種負面反饋一擁而上,而且烈度極高。
隨便一樣,放在普通人的感知中,都足以讓他痙攣抽搐,難以忍受。
不過對於姜瀾的意志而言,不過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
無缺武道十八式,姜瀾打到第三式就卡住了。
不是忍受不住負面的身體反饋,而是渾身上下的氣力徹底耗盡了。
姜瀾對於自身情況的判斷高度清晰,這就是他的極限,再強行練下去,就是物極必反,過剛易折。
不過姜瀾並未懈怠,直接跌伽而坐,開始接引所謂的原力,進行入靜練己身。
須臾間,姜瀾就深度入靜。
心思似存非存,似想非想,如陷萬籟俱寂之境。
外界的一切干擾被完全遮蔽,只有人體活動的聲音,被急劇的放大。
呼吸綿長而又悠遠,心跳如響鼓重錘,胃部如泔水攪動,他甚至能隱隱聽到血管上血液的流動。
潛意識化作一點靈光,乍明乍滅,守護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