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待膩了,自然就回國了唄。”
老媽笑呵呵地剝著洽洽香瓜子,說道:“不過這次回來待不了太久,你爸他已經先回紐約了,我過一陣子也會帶妹妹過去。”
“不留下來過年了嗎?”洛泉一邊問一邊往嘴裡塞著核桃仁。
瓜子吃起來太麻煩了,還是已經剝好的核桃仁省心一些。
洛霓回答道:“這次就算了,等明年外公過生日再回來,到時候給他老人家辦個酒席。”
不是老媽說,洛泉都忘了明年外公七十大壽,那確實是要大辦一下,整得風風光光的,讓他老人家有面。
“姐姐,抱。”這時妹妹突然跑了過來,衝著洛泉伸出了小手。
“怎麼不要哥哥抱?”洛泉還沒說啥,里昂就先吃醋了。
說著,也像洛溪伸出了手。
“不,要姐姐。”洛溪啪地一下打掉里昂的爪子,然後就往洛泉懷裡鑽。
“哈哈,還得是我啊。”洛泉得意洋洋地將妹妹給抱了起來。
雖然已經可以下地走路了,但單薄的身體還是讓洛溪走得像是隨時都要摔倒一樣。
想要真正健步如飛,估計還得再過一年再說。
不過說起來也是真的快,上次和妹妹相處的時候她還在襁褓之中,是自己給她喂的奶。
轉眼間已經可以下地跑了,而且還能說一些簡單的詞彙,實在是讓人感嘆。
“對了老媽,妹妹是不是再過一陣子就可以去上幼兒園了?”
華夏小孩通常三四歲開始就可以去上幼兒園了,可以和更多的小朋友接觸,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同時也能讓家長騰出時間。
不過洛泉不知道美國那邊,是不是也這麼早就上幼兒園。
“我也不知道,這事兒也沒聽你爸說起過。”洛霓之前壓根就沒想過孩子上學的事,畢竟洛溪現在也才剛學會說話,走路都還不是很穩健,時不時就來個平地摔。
“我知道。”米婭突然開口了,“美國的孩子一邊都是五歲之後去讀學前,六歲開始上小學。
之所以這麼晚,是因為大部分父母覺得要讓孩子擁有一部分的自理能力之後去學校才能放心。”
“這麼說的話那就還早嘛。”洛泉說著扭了扭洛溪的臉蛋,“那看來你的好日子還能再過幾年呢。”
之所以說是好日子,是因為在她看來,去學校讀書就是吃苦。
儘管美國是實行的快樂教育,講究全方位發展,會有很多有趣的課程。
但是,如果你想要上名牌大學,不努力學習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快樂教育和精英教育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洛溪大機率是要選擇後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