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回到東京奧運會。
為了這好不容易申請到的盛會,日本上下這次可以說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光是開幕式,就投入了好幾億美元。
作為亞洲現代藝術造詣數一數二、音樂電影雙雙世界一流的國家,全世界其實都是非常期待的。
而日本政府也是一副雄心勃勃的樣子,想要借這個機會東山再起。
所謂東山再起,其實指的是在1964年的舉辦的東京奧運會之後,日本經濟藉助奧運會的東風扶搖直上,進入了一個黃金髮展期。
十年之後的日本,日本的經濟一度有了趕英超美的駭人趨勢。
當時歐美國家到處都能看到日本大媽買買買的身影,這些來自亞洲的暴發戶揮舞著彷彿花不完的鈔票,看到什麼就買什麼,出手闊綽到了極致。
最巔峰的時期,日本人甚至號稱可以買下紐約,可見當時經濟有多強大,心態有多膨脹。
不過,蠱惑仔裡有句話說得好,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美國會眼睜睜地看著日本在被扒皮拆骨以後重新走上巔峰嗎?
顯然不可能。
接踵而來的經濟制裁,直接打斷了日本經濟的脊樑。
隨著日元匯率的飛速暴跌,本就是空中樓閣的經濟泡沫也被戳破。
當時股市崩盤,跳樓者不勝列舉。
恐怕就是把洛泉放到那個時代去唱歌,估計也無法拯救那個瘋狂的社會。
因為經濟泡麵破碎後對日本造成的影傷害,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恢復,平成前半段的人極致享樂,後半段的人辛苦還債。
好在熬了半個世紀,日本終於再一次等到了奧運會。
很多日本人都相信,這是他們再次起飛的機會。
上個世紀的爺爺輩能夠做到,這個世紀的他們沒理由做不到!
賭國運是日本慣用的手法,它的整部近代史都是在賭國運。
賭成了,發展幾十年,稱霸亞洲。
賭失敗了,後果就是萬劫不復。
不過即使如此,它們也從來沒有在這方面猶豫過。
畢竟資源太匱乏了,除了賭別無他法。
所以儘管國家債臺高築,新出生人口年年創新低,但政府仍然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辦好這次奧運會上。
只要搞好了,說不定又是黃金十年。
但要是沒搞好,那就是被遺忘的三十年的延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