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塗了藥感覺好多了,謝謝書友們的關心,另外這本書肯定不會太監,請大家放心。
正文:
“洛泉無字歌”
“滅掉世界的高音!”
今日份的熱搜已經安排上了,網友看到這個標題先是一驚,這邊沒多久洛泉又出新歌了?
看清楚後又下意識地皺了皺眉,怎麼搞個無字歌這個玩意兒?
在華夏,這種實驗性音樂的名頭已經被一些人搞臭了,對於普羅大眾而言這個比睡覺時樓上裝修發出的噪音還要讓人煩躁。
關鍵有些所謂音樂大V還經常髮長篇大論來拍這類音樂的彩虹票,看的人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原本之前還只是少部分人在搞,結果現在連洛泉都開始了,這就讓粉絲乃至路人都感覺到了意外。
按理說,她也不差這點噱頭與流量啊,做這種明顯不討好的事情是怎麼想的呢?
懷著這樣的疑問,網友們還是點開了影片,聽完洛泉的無字歌以後,一切的疑問頓時煙消雲散。
“只能說不愧是洛泉啊,哪怕不唱歌詞也照樣好聽。”
“讓那些沽名釣譽之徒聽聽吧,這才是真正的歌!”
“這個高音能不能滅掉世界我不一知道,但絕對是我聽過的高音裡最好聽的,這麼高的音量卻一點也不刺耳,也只有洛泉這樣的歌喉才能做到了。”
“這不比什麼《絕症》要好聽得多?”
“好的音樂應該接地氣,而不是接地府。”
“哪怕是實驗性質的音樂,也不能脫離音樂的範疇,讓人覺得頭痛的只有噪音,而音樂是可以撫慰心靈的。”
“你以為這些人是在做音樂嗎?不過是炒作罷了,請幾個人捧臭腳,自己還真把自己當先鋒前衛音樂人了,殊不知這些都是國外早就玩過東西。”
……………………
很明顯,評論區裡的稱讚和嘲諷達到了五五開的程度。
不過也沒辦法,同行的同型別作品總是會被人拿來進行比較,而像這種差距異常明顯的,被嘲諷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只能說雖然網民們被國內糟糕的音樂環境摧殘了這麼多年,但至少對音樂的基本的審美還是線上的,所謂的實驗音樂吹得再厲害,不好聽就是不好聽,普羅大眾也不會買賬。
而洛泉的無字歌,雖然同樣沒有歌詞,但聽眾們就喜歡這種。
並且不光是國內,國外的稱讚之聲還要更加洶湧一些。
首先是知名音樂雜誌《巨石》在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這樣說道:“
國際音樂圈普遍認為,將流行音樂與歌劇結合是洛泉做出的一項了不起創舉,真正將雅與俗做到了融合,也符合她一貫以來的創作理念。
唯一可惜的是這類歌曲她目前只出了一首《告別時刻》,不過只此一首就足以在音樂史上留下璀璨的一筆了。